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红层堆积体高边坡坡体结构及变形规律

王唤龙  孙毅  周德培  肖世国  
【摘要】:红层堆积体高边坡是红层地区一种特殊的边坡型式。广元到巴中高速公路沿线分布有广泛的红层堆积体高边坡,从红层堆积体的改造过程入手,根据地质条件复查,依据坡顶形态,将沿线的红层堆积体分成:M型、双M型和单侧型;按照土体类型和结构堆积型式分为:层状堆积体、块石土堆积体、黏土层下卧块石土堆积体和块石土黏土中夹杂大孤石4种类型。根据现场调查资料并辅以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详细分析4种类型的开挖变形破坏特征。所有堆积体均存在坡体浅表层局部滑塌,其中层状堆积体中主要以顺层整体牵引式滑动为主,而在块石土和以黏土构成的堆积体中则主要出现圆弧状滑动面和沿基岩方向的平面滑动。含有孤石的坡体变形和破坏型式,受内部孤石的大小和位置不同而变化明显。堆积体边坡的具体变形特征除与堆积体结构特征有很大关系以外,还要受到其下卧基岩面的形状、倾角等因素影响。地质复查和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红层堆积体高边坡变形特征和破坏型式也与红层软岩地区同样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对进一步分析红层堆积体高边坡病害模式和灾害机制提供基础,也为红层堆积体地区设计开挖支护方法的研究提供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符亦强;;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安全系数分析[J];公路工程;2011年04期
2 罗先启;袁恒;;求解边坡矢量和安全系数的三维条分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3 胡成;卢坤林;朱大勇;许强;;三维边坡拟静力抗震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4 尚明芳;刘小强;周世良;李怡;;一种新的边坡稳定随机评价指标[J];水运工程;2011年08期
5 王兴国;赵增生;冯洪波;;锚固边坡稳定性的极限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6期
6 刘杰;李建林;王乐华;骆世威;朱敏;周济芳;赵宗勇;;三种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对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7 吴越;刘东升;陆新;宋强辉;吴应祥;;基于功-能关系的滑坡典型受灾体易损性评估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8 刘小强;周世良;尚明芳;李怡;;基于随机二元指标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9 李晓敏;牛犇;宋静;;边坡工程常用稳定分析方法综述[J];四川建筑;2011年03期
10 陈静;李邵军;孟凡震;闵弘;;三峡库区滑坡土石混合体与桩的接触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11 刘涌江;杨静;;预应力锚索加固花岗岩类土质高边坡的现场测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12 陶志刚;张斌;何满潮;;罗山矿区滑坡灾害发生机制与监测预警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13 钟志辉;刘祚秋;杨光华;张玉成;;基于Midas/GTS的FLAC3D边坡建模技术及工程应用[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14 邹威;许强;刘汉香;陈龙;王龙;;强震作用下层状岩质斜坡破坏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4期
15 叶海林;郑颖人;陆新;李安洪;;边坡锚杆地震动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16 陈传胜;张建敏;文仕知;;基于有效垂直应力水平的滑带土强度参数适用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17 翟友成;曹文贵;王江营;张永杰;;基于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的边坡稳定模糊评判方法[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18 王凤山;吴华杰;卢厚清;刘猛;;基于DEA的地震作用下岩石边坡工程整体安全风险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9 孙志彬;杨小礼;黄阜;;基于模糊数学和粒子群算法的边坡参数反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20 潘岳;李爱武;;殿后锁固坡体剪断边坡变形能释放与滑体起动速度关系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张振;;岩体边坡工程中的位移监测及分析(英文)[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高艳平;王余庆;辛鸿博;;预测边坡地震稳定性的灰色关联计算实用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张雷;石振明;王兵;;位移监测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及定量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赵明华;刘建华;陈炳初;刘代全;;边坡变形及失稳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雷;曹吉庆;叶勇;;岩体边坡工程中的位移监测及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郑颖人;叶海林;黄润秋;唐晓松;;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年廷凯;栾茂田;王栋;崔春义;;基于ABAQUS的边坡稳定性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刘耀儒;黄跃群;杨强;王峻;;岩土边坡的变形和稳定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9 张新敏;蒋中明;樊火;王桂尧;;考虑开挖效应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洪磊;岑国平;;黄土地区机场高边坡的敏感性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俞伯汀;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炜;边坡稳定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杨乐;基于Cosserat介质理论的层状岩体均匀化数值分析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徐兴华;公路边坡信息综合管理与安全评判决策[D];浙江大学;2011年
6 喻和平;区间分析理论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7 巫德斌;层状岩体边坡工程力学参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石丙飞;广州科学城林语山庄人工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沈世伟;吉林省东南部山区地质环境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凯;基于平动加转动运动场的边坡稳定极限分析法[D];浙江大学;2006年
2 祝传兵;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文娟;东岗联合泵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8年
4 夏卜敬;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和神经网络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5 冯敏杰;基于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6 黄跃群;基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的边坡静—动力稳定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7 李隐;基于逆可靠度的边坡工程反演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8 蔡汉成;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其破坏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杨晓琳;基于遗传算法的边坡可靠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汤涌;汶川大地震边坡工程设施震害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侯若志;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构建平安和谐家园[N];甘肃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