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岩开挖损伤区的温度–水流–应力–化学耦合研究
【摘要】:介绍国际合作研究计划DECOVALEX-THMC的TASKB关于结晶岩开挖损伤区温度–水流–应力–化学耦合研究的部分进展情况,给出结晶岩开挖损伤区温度–水流–应力–化学耦合研究的基本研究思路,以典型地下实验室(如瑞典?sp?硬岩实验室)的试验为基础,进行开挖损伤区的形成与演化机制规律分析,建立弹性、弹塑性、黏弹塑性的THMC分析模型,开发高效的数值分析软件系统,并分析结晶岩开挖损伤区温度–水流–应力–化学耦合作用行为,通过各个研究小组背靠背的研究,然后进行成果对比、相关专家对分析结果的技术审查,以及修改和更新,以获得比较准确模拟结晶岩开挖损伤区的THMC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结晶岩开挖损伤区温度–水流–应力–化学耦合研究工作指南,为高放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
|
|
|
|
1 |
郑炳旭;;前言[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2 |
冯夏庭;潘鹏志;丁悟秀;周辉;J.A.Hudson;;结晶岩开挖损伤区的THMC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
3 |
钱七虎;;前言[A];第一届华东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0年 |
4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章程[A];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4年 |
5 |
;编者的话[A];岩石力学测试技术及高边坡稳定性——第二次湖北省暨武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
6 |
徐嘉谟;方祖烈;伍法权;冯夏庭;杨强;邬爱清;何满潮;程良奎;宋胜武;黄润秋;蔡美峰;王明洋;;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研究[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
7 |
崔政权;;前言[A];岩土工程论文集[C];1995年 |
8 |
;序[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9 |
谢和平;鞠杨;;岩石力学中的分形研究[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10 |
王泳嘉;宋文洲;;关于岩石力学有限元程序发展的若干思考[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