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鸟类群落研究的回顾
【摘要】:正生物群落的概念很早以前就出现于生物学的各种论著中.本世纪初,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群落是物种的松散可重复的集合,能作为一个整体在功能上密切统一,并表现出单独机体(超有机体)的特征;第二种观点认为群落至多是物种在分布上的偶然巧合,缺乏内在的组织结构,群落中的物种各自独立地对环境条件做出反映.持不同观点的两大学派各持己见,展开了论战.争论之初,第一种观点占了上风,并统治了该领域几十年之久.到本世纪四十年代末,许多生态学家对第一种群落观点提出挑战认为群落的分类不应该严格不变,超有机体是对群落的曲解,更不应该过分强调气候决定群落的模式.于是,人们转向第二种群落思想,并开始使用
|
|
|
|
1 |
王宗英;图们江流域林区居民点鸟类群落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6年01期 |
2 |
张绳祖;;甘肃康县阳坝鸟类群落十年演替[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
3 |
丁平,诸葛阳,姜仕仁;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生态研究[J];生态学报;1989年02期 |
4 |
常城,罗文英,刘发;甘肃民勤繁殖鸟类群落及演替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
5 |
王直军,贾知行;版纳勐养保护区鸟类及人为影响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4年01期 |
6 |
赵欣如,宋杰,房继明,张正旺,郭冬生;用网捕技术分析小龙门林场夏季小型森林鸟类群落的年动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7 |
武明录,侯建华,张晓春,李经天,胡永富,张向忠;河北塞罕坝人工针叶林鸟类群落垂直结构研究[J];动物学报;1997年S1期 |
8 |
常家传,鲁长虎,刘伯文,许青;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夏季鸟类群落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7年06期 |
9 |
常弘,陈万成,卢开和,林术,张国萍;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10 |
常城,;甘肃临泽繁殖鸟类群落及演替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