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鹤类研究和保护的新进展
【摘要】:正 我国鹤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仅用10年时间,便已蓬勃发展起来。为了开阔眼界,获得信息,作者把1988年以来国际上有关鹤类的报道,在此作一综述与分析,作为“世界鹤类保护和研究进展”一文的续篇。由于所收集的资料有限,错漏之处尚希读者批评指正。
|
|
|
|
1 |
胡兰花;顾平;;应激因素对圈养鹤类繁殖性能的影响[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王岐山;杨兆芬;;中国鹤类研究进展[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
2 |
崔志兴;司强;;白头鹤越冬期日间行为初探[A];2005年上海市动物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3 |
李智琦;欧阳志云;;中国鹤类保护现状及保护空缺分析[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
4 |
张敬;赵锡森;张殿起;刘双利;;蓝蓑羽鹤的人工饲养[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5 |
杨道德;李去惑;沈猷慧;叶贻云;刘洪清;雷刚;;湖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