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棒材计数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针对钢铁物流企业在棒材统计入库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多模板匹配图像处理算法的棒材计数测量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平台结构,对电源电路,摄像头,人机交互,复位电路,USB接口,UART接口做了简单描述,其中的图像采集接口数据传输过程使用了DMA方式且以RGB888格式存储数据。之后分别介绍了计数测量算法的4个阶段。首先采用改进的分量法及加权平均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彩色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准确地将棒材截面与背景分离开来,解决了部分棒材截面因发蓝、腐蚀而造成的二值图像混淆不易识别的问题,然后使用膨胀、腐蚀等方法对二值图像进行数学形态学处理,解决了部分棒材遮挡的难题。之后采用基于连通度检测、圆形度检测的多模板匹配算法对二值图像进行棒材截面的分割、识别。实验表明,本系统中的算法能够在不超过8 s的时间内识别并统计出棒材截面和数量,识别率高达97%。且在软件的配合下,加入了二次人工校正环节,使得最后的准确率达到100%,并能通过无线通信接口传输到后台统计处理程序。该测量设备适用于16~32 mm型号的各种棒材计量。
|
|
|
|
1 |
罗三定,李弟平;K级容错计数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6期 |
2 |
李邦明;刘中合;王瑞雪;马长青;刘贤喜;;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棒材计数中的应用[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6年03期 |
3 |
王培珍,杨维翰,沈玉梁;基于融合技术的棒材定支数图像识别[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4 |
赵晖;王金辉;孙泽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成捆轧钢棒材棵数的测量[J];自动化与仪表;2010年07期 |
5 |
张达;谢植;艾江山;;棒材在线计数中断面定位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05期 |
6 |
李军,付永领,裴忠才,张新勇;一种新型棒材预成形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机械与电子;2002年04期 |
7 |
陈浩,王景中,姚光明;基于类圆分割的棒材计数图像识别[J];工程图学学报;2004年04期 |
8 |
刘臻,宫鹏,史培军;基于分层多模板匹配的影像自动配准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5年02期 |
9 |
许崝,施泽生,蔡洪滨,饶海潮,郭立;一种基于多模板匹配的在线手写签名认证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4年S1期 |
10 |
张笑飞;张翔;曾虹;;基于FPGA的实时车牌字符识别方法的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1 |
陈鑫;闻会明;;基于多模板匹配的车牌字符识别算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5期 |
12 |
李婧;龚晓峰;王瑞辉;;一种基于多模板匹配的字符识别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09期 |
13 |
刘德凯;刘恒;;综合肤色模型和多模板匹配增强Adaboost人耳检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4 |
杨波;张跃;;基于多模板匹配的室性早搏判别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0年16期 |
15 |
谢剑斌;刘通;陈章永;程永茂;;一种基于先验信息和多模板匹配的票据水印检测算法[J];光子学报;2010年09期 |
16 |
罗鑫;吴炜;杨晓敏;何小海;盛曦;;一种基于PCA的多模板字符识别[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1期 |
17 |
李浩;戚其丰;廖广军;胡跃明;杨立玲;;基于投影法和同态滤波的多模板匹配算法[J];半导体技术;2009年10期 |
18 |
袁超,张长水;基于多模板匹配的自动人脸检测[J];电子学报;2000年03期 |
19 |
房新亮;陈树环;;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棒材自动计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年07期 |
20 |
韦燕凤,彭思龙;基于网格IC图象的多模板快速匹配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3年02期 |
|
|
|
|
|
1 |
甲骨文(Oracle)中国公司制造业咨询顾问 马广华;利用信息化铸就新平台[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