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测试技术的异同

刘曰武  赵培华  鹿倩  方惠军  徐建平  蒋华  林学敏  
【摘要】:煤层气测试资料的分析成果对确定煤层气的排采制度和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该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只能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测试、常规软件进行测试资料解释的问题。煤储层在成份、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上与常规储层(如砂岩)有着明显的差异;煤层气的赋存和采出机理与砂岩中天然气也有着本质区别。要获取煤层准确参数、正确评价煤层,必须研究煤层气测试的相关理论方法。但目前对煤层气测试的认识较少。从常规天然气测试与煤层气测试的差异对比的角度出发,给出了煤层气测试的诸多特征。从研究对象的储层特征、煤层气的赋存特征以及不同开发阶段的流体分布及流动特征等方面,论述了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测试技术异同的根本原因。从测试方法、测试工艺、解释模型和资料分析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测试技术的差异。研究成果对充分认识和理解煤层气测试的重要作用有积极的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杰;;对铁法煤田大兴井田煤层气开发的几点认识[J];露天采矿技术;2010年01期
2 张健;汪志明;李晓益;王开龙;;水平井开采煤层气藏生产动态计算新数学模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年01期
3 倪小明;苏现波;李广生;;樊庄地区3~#和15~#煤层合层排采的可行性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1期
4 岳鹏翼;;晋城潘庄区块煤层气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J];中国水利;2010年03期
5 张文忠;许浩;傅小康;贾高龙;;利用等温吸附曲线估算柳林区块煤层气可采资源量[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王军;解庆;刘金荣;;煤层气勘探开发设备配套方案建议[J];石油矿场机械;2010年03期
7 许刘万;赵明杰;李培书;;浅析钻探科研新产品如何尽快打开市场[J];地质装备;2010年02期
8 张冠军;;煤层气井快速钻进和气层保护技术[J];山西科技;2010年02期
9 卫五洲;卢德唐;杜奕;韩伟;;利用录井数据预测油气产能[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王伟灿;曹伟海;;豫中公司又一煤层气井竣工[J];资源导刊;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妮;高志亮;孙少波;高鹏;;数字油田与油井生产过程递减率及其算法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盛初;;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优惠政策[A];2010第十届国际煤层气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刚;邓绪彪;;煤层气井压力曲线分析模型及应用[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盛初;;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优惠政策[A];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BM/CMM in China[C];2010年
5 刘文革;;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优惠政策[A];2010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卜宪标;马伟斌;龚宇烈;;应用废弃油气井进行地热发电[A];中国地热能:成就与展望——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彦东;卢拥军;梁冲;邱晓慧;何旭鵁;;改变酸液流变性能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8 韩路;田洪现;;煤层气井无线监测网络技术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0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2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高清;赤凤启;;煤层气井施工技术浅析[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梁利;刘萍;管保山;刘静;吕海燕;周晓群;;煤层气储层改造中生物酶破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2009第九届国际煤层气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聂法健;变流量凝析气试井[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刘建新;相对渗透率改善剂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4 田永东;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参数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5 郭林霞;煤层气钻井工程风险及监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6 赵俊平;油气钻井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7 索忠伟;油气井液动锤使用蓄能器增大冲击功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赵选民;石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邓燕;重复压裂压新缝力学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10 余佳;稠油注蒸汽热采渗流理论及不稳定试井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刚;煤层气井不稳态压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邵文欣;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油气井套损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3 柯庆;基于伽玛对图与接箍识别的射孔监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4 魏韦;沁水盆地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王昕馨;煤层气井固井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温守国;气井出水与积液动态分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晏海武;煤层气井管内环空中煤粉排出条件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李伟;油气井压力控制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帅飞;套管钻井管柱力学分析综合集成平台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赵春辉;定方位射孔工艺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莉 通讯员 王登庆;川南煤田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网出气[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记者 宗钢 雒永春;西北油田开发成功防治硫化氢新技术[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记者 魏东 通讯员 陈强;国内首台油井光纤高温高压传感器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4 康宁 记者 徐勤勇;古叙矿区大村煤层气井出气[N];泸州日报;2010年
5 李池;国内研制成功首台油井光纤压力传感器[N];中国石化报;2010年
6 魏东 陈强;首台油井光纤高温高压传感器研制成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7 通讯员 闫洪;科研与一线“面对面”促老区开发[N];中国石油报;2010年
8 卢彦 记者 陈道明;苍溪县国税局 首季组织税收1639万[N];广元日报;2010年
9 王雅楠;中海油帮肯尼亚钻出最深油气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0 记者 孙国利;长江石油高新技术产品通过鉴定[N];焦作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