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渗透率和注入速度对多孔介质中酚醛树脂冻胶动态成胶的影响

于海洋  刘向军  徐彬彬  纪文娟  王业飞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孔介质中酚醛树脂冻胶的动态交联反应规律,采用循环流动装置,分析了不同渗透率和注入速度下多孔介质中酚醛树脂冻胶的动态成胶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其动态成胶时间缩短,成胶后冻胶粘度增大,从而建立了酚醛树脂冻胶粘度与渗透率的定量关系;随着注入速度增大,其动态初始成胶时间先缩短后延长,最终成胶时间延长,冻胶强度降低,从而建立了酚醛树脂冻胶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定量关系。通过分析渗透率和剪切速率对多孔介质中酚醛树脂冻胶动态成胶的影响,建立了不同渗透率下酚醛树脂冻胶注入速度和剪切速率的关系,为调剖时注入速度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付天郁,邵振波,毕艳昌;注入速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年02期
2 В.Г.Пантелеев ,В.П.Родионов ,王润好,王红涛,孙梅莲;巴什基里亚碳酸盐岩的石油采收率与孔隙内液流速度的关系[J];国外油田工程;2002年12期
3 廖海婴;冯文光;;孤东油田二区聚合物驱工程可行性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8期
4 宋考平,杨二龙,邓庆军,康少冬;聚合物驱合理注入速度的选择[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张丽萍;李剑峰;张月华;贾鹏;;临盘油田盘二断块有机垢对地层堵塞实验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1期
6 曹建宝;;低渗油藏CO_2非混相驱油实验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8期
7 彭昱强;何顺利;郭尚平;韩冬;;注入速度对砂岩渗吸性的影响[J];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04期
8 杨二龙;宋考平;;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注入速度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6年03期
9 刘义坤;王福林;隋新光;;高浓度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理论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8年06期
10 张晓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注入参数的优选[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1 汪周华;吐依洪江;郭平;陈远忠;高慧君;;凝析气藏水驱机理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2 吴家文;宋考平;王伟;李树良;殷建;;喇8-182井区聚合物驱不可及孔隙体积研究[J];钻采工艺;2007年03期
13 于春生;李闽;乔国安;陈浩;;纵向非均质油藏水驱油实验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4 吴婷婷;侯亚伟;张绍辉;刘向斌;徐程宇;;低渗透油层聚合物驱注入参数的确定[J];特种油气藏;2009年03期
15 何晓霜;;北一二排西部二类油层聚驱开采[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年08期
16 蔡春芳;李春兰;高松;董文龙;张连峰;;二元复合驱井距的确定方法[J];吐哈油气;2010年03期
17 孙忙忠,姜振海,焦艳丽;北二区西部聚合物驱注入速度影响因素及对策[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年03期
18 汤凯;姜汉桥;李杰;陈民峰;杜玉洪;赵传峰;;蒙古林油田二次注胶参数优化设计[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年07期
19 贺丰果;岳湘安;赵仁保;江建林;魏浩光;王伟;赵永攀;高震;;底水油藏水平井堵剂注入准数及注入选择性研究[J];钻采工艺;2010年02期
20 杨浩;邓军;陈伟;唐思睿;赵永春;胡春礼;肖平;;低粘度堵剂在管外窜槽模型中的注入选择性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二龙;宋考平;邓庆军;;聚合物驱油注入速度的优选[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殷代印;黄伟明;;聚合物驱生产井合理补孔时机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国;周万富;李萍;;聚合物溶液高速流经岩心的黏度损失室内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曹仁义;程林松;郝炳英;高海红;姚大伟;;黏弹性聚合物溶液渗流数学模型[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程宏杰;楼仁贵;陈丽华;;砾岩油藏七东_1区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A];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文集[C];2009年
6 李洪生;马艳;代亚宏;梁杨;赵春旭;;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二次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应用[A];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文集[C];2009年
7 蒋海岩;赵东伟;张琪;袁士宝;蔡文斌;;辽河油田欢127块火烧油层可行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杰;大庆油田二类油层工业化聚合物驱油方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建新;相对渗透率改善剂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李金发;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刘柏林;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因及渗流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高静乐;陇东地区侏罗系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袁新强;聚驱后复合热泡沫体系性能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7 潘建华;牛心坨油田化学剂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韩杰;高温油藏聚合物驱及复合驱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冯玉良;聚合物驱动态预测及其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雷;暂堵实现选择性堵水和酸化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妍;萨中开发区中区西部聚驱储层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安新明;萨中油田聚合物驱开发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3 孔祥宇;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高含水期提液机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4 陈超;北一二排东二类油层上返聚驱提高采收率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5 钟意;渗流速度及含油饱和度对起泡剂起泡能力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娜;喇嘛甸油田高台子油层注聚现场试验[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7 滕学伟;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郭晶莹;萨中高台子油层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9 张月先;杏北地区油层聚驱适应性的室内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庄建全;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动用方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通讯员 吴卫红 刘广友;辽河油田稠油堵水技术建新功[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刘群;大庆中216聚表剂配注站投产运行平稳[N];中国石油报;2008年
3 周宏;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聚合物驱油[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记者 李莎莎;青海油田深部调驱改善油田开发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N];格尔木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