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地震信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沉积微相随机建模中的应用——以辽河油田东部凹陷龙10块沙三段下亚段为例

刘军  李玉君  
【摘要】:以辽河油田龙10块沙三段下亚段为例,结合开发中后期密井网条件下对宽度、厚度和体积分数等各沉积微相参数的认识,利用波阻抗与沉积微相之间的概率关系,应用序贯指示同位协同模拟算法,建立了储层沉积微相模型。实践结果证实,该方法能够对相变较快的陆相储层井间沉积微相的不确定性进行表征,提高模型预测的可靠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胜和,刘英,范峥,苏彦春,尹伟,张国明,古莉;应用地质和地震信息进行三维沉积微相随机建模[J];古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2 严申斌;李少华;邓恒;;三维储层建模在胜南油田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2期
3 严申斌;李少华;邓恒;;相控储层建模在胜南油田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8年01期
4 吴颖;赵冰;;三维可视化建模实例研究—吴起柳沟油田建模[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李玉君;邓宏文;师振贵;刘淑侠;;地震信息在储层沉积微相随机建模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7年05期
6 胡望水;熊平;谢锐杰;高楚桥;牛世忠;马银龙;关云东;张扬学;李晓松;;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相控随机水淹模型的建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6期
7 景成杰;胡望水;程超;刘阳平;;相控建模技术在高台子油藏精细描述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1期
8 王端平,杨耀忠,龚蔚青,柳世成,王延忠,于金标;沉积微相约束条件下的随机地质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J];科技通报;2004年02期
9 廖新维,李少华,朱义清;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储集层随机建模[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S1期
10 李少华,张昌民,彭裕林,张尚锋,陈新民,姚凤英;坪北油田储层随机建模及结果检验[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年04期
11 于兴河,陈建阳,张志杰,李胜利,侯国伟;油气储层相控随机建模技术的约束方法[J];地学前缘;2005年03期
12 李晓锋;彭仕宓;王海江;李佳利;;融合地震和测井信息的三角洲沉积微相随机建模研究——以扶余油田二夹五区块为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3 李少华;张尚锋;刘德华;;赵凹油田储层地质建模[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8年01期
14 孙致学;张玉修;;随机建模技术在低渗透砂岩储层早期油藏描述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陆相砂岩储层为例[J];矿产与地质;2008年02期
15 汤军;宋树华;胡正舟;魏波;;应用储层随机建模方法细分沉积相[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01期
16 于兴河;李胜利;赵舒;陈建阳;侯国伟;;河流相油气储层的井震结合相控随机建模约束方法[J];地学前缘;2008年04期
17 潘艇;;基于沉积相控制下的储层属性建模——以鄂尔多斯对DND岩性气藏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3期
18 张旺青;刘阳平;程超;李华;严世帮;;储层相控随机建模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8年05期
19 张婷;徐守余;;储层地质建模技术研究与展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4期
20 邓江洪;;储层预测在广北地区岩性油藏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林;王大卫;;基于纵波地震和四分量地震的弹性波阻抗反演[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荣峰;温佩琳;;大地电磁测深波阻抗的一种估计方法[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魏嘉;谭毅;;地震波阻抗反演中初始模型的建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贝智敏;叶远生;王允洪;;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层对油气封堵性分析的方法研究[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5 王静;刘洋;;利用零偏VSP资料钻前预测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胜林;朱培成;董新龙;;大尺寸HOPKINSON压杆实验若干问题讨论[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崔岩;王彦飞;杨长春;;波阻抗反演计算的正则化重开始共轭梯度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胡彦荣;马在田;;一维声波方程波阻抗宽带约束反演[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黄志辉;;爆破地震的研究与减震方法初探[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宏兵;尚作萍;;波阻抗约束反演的一种软约束模式[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万友;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描述及地质建模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张淑娟;复杂断块油藏相控储层建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雷能忠;芦岭井田煤储层属性预测与随机建模[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4 王军;中原油田濮53断块流动单元划分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李彬;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储层地质建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潘少伟;储层四维建模与剩余油仿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谭成仟;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油藏地质模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赵长勋;陈家庄油田南区馆下段储层沉积及建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王传彬;波阻抗梯度飞片的研制及其在动高压物理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范广娟;大庆油田萨中密井网区萨葡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剩余油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书恒;靖安油田虎狼峁区长6储层评价与三维建模[D];西北大学;2005年
2 胡明亮;松辽盆地十屋油田营城组沉积微相研究和有利储集相带预测[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树恒;松辽盆地泰康地区中部组合沉积微相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4 许国民;沈84—安12块S_3~4段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5 王继平;新民油田沉积微相及流动单元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6 王一博;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7 吴小斌;姬塬地区长4+5油藏储层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葛政俊;民南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剩余油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9 张广权;密井网区井震结合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微相展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刘学刚;安塞油田王窑西南塞160井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方医科大学 邹莹;新技术造就“防抖”磁共振[N];健康报;2008年
2 实习生 周琼;石油开采怎么会这么准?[N];科技日报;2007年
3 王刚毅 戴运华 岳晓术;加强勘探攻关 促进增储上产[N];中国石化报;2007年
4 李祖诗通讯员 王霞;油气储层的“定位仪”[N];中国石化报;2007年
5 邝烨;我国实现油气储层随机建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6 记者 李兵 通讯员 李历;“老树”发“新芽”[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董树合;因层而异 分层开发[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记者 李祖诗 通讯员 罗劲;江汉勘探获得两个新发现三个新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9年
9 唐伟;情系油气勘探地质综合研究[N];科技日报;2005年
10 朱斯明;精细挖潜激活老油区增产潜力[N];中国石化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