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药源性神经毒性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霍记平  李新刚  余克富  赵志刚  
【摘要】:药源性神经毒性是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方面。本文从药源性神经毒性的表现及常见致病药物、药物导致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药源性神经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三方面分别展开介绍,最后对目前药源性神经毒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药源性神经毒性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和研究对药物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与新技术结合及多学科合作将大大有助于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训军;肖萍;王文静;陈良;卢伟;;三氯乙烯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年01期
2 肖忠海;王林;;癌症生物标志物[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6年06期
3 贾光;沈惠麒;;以生物标志物研究为切入点推动生物监测的发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4 ;《生物监测与生物标志物理论基础及应用》新书预告[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年12期
5 宣志强;杨锦蓉;王菁;;职业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职业医学;2008年01期
6 刘英;;预测药物毒性的药物基因组生物标志物[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8年04期
7 ;肺癌生物标志物研究[J];现代医院;2009年06期
8 滕艳霞;戴宇飞;;生物标志物的验证及其在健康危险预警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9年04期
9 赵红梅;盛敏杰;于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生物标志物的验证[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10 周晓冰;汪巨峰;李波;;毒理基因组学在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2年02期
11 申秀萍;贾长虹;;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毒性生物标志物与人源化动物模型关键技术课题简介[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03期
12 范月蕾;陈大明;于建荣;;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与应用趋势[J];生命的化学;2013年03期
13 吕素芳,李金有;生物标志物在劳动卫生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4年05期
14 庄志雄,张桥;分子生物标志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7年03期
15 黄金祥,赵阳,唐瑾,李春玲;铅冶炼工人生物标志物的动态观察[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9年02期
16 严静;饶群;;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作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年11期
17 潘柏申;重视心脏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18 吴晓薇;黄国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8年02期
19 夏丽华;李斌;张莹;邓小峰;吴奇峰;黄汉林;;镉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1年06期
20 赵玲节;职业癌的生物标志物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平;邓春萍;宋孚庆;张大江;;应用生物标志物定量计算混合原油油源的数学模型[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王晓蓉;;分子生物标志物在水环境有机污染的早期预警研究进展[A];有机污染环境化学前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集[C];2006年
3 申秀萍;贾长虹;;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毒性生物标志物与人源化动物模型关键技术课题简介[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4 申秀萍;贾长虹;;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毒性生物标志物与人源化动物模型关键技术课题简介[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5 谢鑫友;;新技术在生物标志物筛选中的应用(英文)[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马璟;汤纳平;;药源性肝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7 茅尧生;;生物标志物——告诉了我们什么?[A];重症医学十年回顾与展望——2012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卜令丽;刘丽;沈连忠;李波;;肾脏毒性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摘要)[A];2010年全国药物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谭峰;金一和;赵洪霞;;PFOS肝脏毒性蛋白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程艳;陈会明;张静;于文莲;周新;宋乃宁;王立峰;李晞;李蕾;孙鑫;王琤;;水相环境评估常用生物标志物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2 赵焱;结合~(18)O同位素标记和质谱多反应监测技术的蛋白质定量策略建立及其在肝癌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3 王伟力;肺癌放射治疗疗效及毒性相关的遗传免疫学标志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陈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生物标志物组群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张迟;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汪建君;生物标志物在全新世古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与南极气溶胶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李逊斗;食物中能够进入淋巴液的蛋白尿蛋白质组影响因素及肾癌标志物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龙;东海和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类脂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和古生态重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郭利果;原油中不同生物标志物的生物降解性及其在评价溢油海岸线生物修复效果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宋双双;鲫鱼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孙蕴婕;沉积物中脂类生物标志物的物源示踪及环境演变指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庶;典型海洋沉积物中脂类生物标志物的形态分布及来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丁玲;东海陆架区悬浮颗粒物中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比例变化及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种群结构重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易庆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血清生物标志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8 赵焱坤;微量有机磷农药胁迫下家蚕生物标志物的响应[D];西南大学;2014年
9 罗争峰;镉、铅环境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10 秦晓蕾;PAHs多途径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凯先;中医药研究不应排斥生物标志物[N];健康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白毅;生物标志物:开启个体化治疗新时代[N];中国医药报;2013年
3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癌症临床研究期待生物标志物的到来[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吴一福 段晓宏;新型癌生物标志物研制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一凡;诊断早监测准更需化学手段[N];中国化工报;2013年
6 清华大学 罗国安;建立整合生物标志物系统[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7 编译 李勇;转化医学和生物标志物研究升温[N];中国医药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