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向进路充填采矿力学模型的探讨
【摘要】:在分析研究下向进路结构和受力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下向进路开采进路结构受力模型是“两侧弹性基础之上的板结构力学模型”.采用数学力学解析法,推导出假顶在垂直载荷作用下的下沉曲线方程,为下向进路充填采矿假顶结构参数设计的实践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
|
|
|
|
1 |
黄玉诚,孙恒虎;高水固结充填下向进路假顶参数设计方法[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1年02期 |
2 |
杨本生,刘武皓;下向进路高水充填采矿工艺试验研究[J];黄金;1998年05期 |
3 |
张葆春;下向分层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假顶护顶途径探讨[J];铜业工程;2002年02期 |
4 |
李纪玉,辛金生,崔松军;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技术在焦家金矿的应用[J];中国矿山工程;2005年02期 |
5 |
王新民;徐东升;;下向进路采矿法充填体质量的综合评价[J];中国矿业;2006年11期 |
6 |
张民正;下向进路全尾砂高水固化充填体假顶参数及强度的计算[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5年04期 |
7 |
张玉华,朱日来;下向进路高水充填采矿法在焦家金矿的应用[J];黄金学报;2000年03期 |
8 |
孔德法;矿用玻璃纤维网假顶材料的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0年04期 |
9 |
孔德法;矿用复合材料网假顶的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1990年04期 |
10 |
罗有海;竹筋代替假顶中部分钢筋的试验研究[J];铜业工程;1995年03期 |
11 |
周建华,李朝晖;薄板理论在采场假顶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有色金属;2001年01期 |
12 |
H·A·兰金,韩琮;使用网链假顶开采缓倾斜厚煤层[J];煤炭技术;1992年04期 |
13 |
;第八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通知(第一轮)[J];采矿技术;2002年04期 |
14 |
郭爱国,张华兴;我国充填采矿现状及发展[J];矿山测量;2005年01期 |
15 |
刁明富,陈丁河,王传民;下分层工作面破假顶掘进及回采技术[J];煤矿开采;2005年01期 |
16 |
杜喜顺;对综采分层进行金、塑网混铺假顶试验的可行性分析[J];煤矿开采;1994年04期 |
17 |
袁有志;假顶法施工处理井巷冒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6年03期 |
18 |
;周爱民教授荣任国际充填采矿委员会主席[J];采矿技术;2002年03期 |
19 |
吴子振;关于金属纲假顶在国内金属矿山应用的问题[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58年01期 |
20 |
李淑芬;下向进路充填采矿工艺与改进意见[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