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遗传多样性分析(英文)
【摘要】:应用AFLP指纹技术对双孢蘑菇的 2 0个野生菌株和 5个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AFLP指纹揭示出 2 0个野生异核体菌株所固有的基因型。 5个商业品种表现出比较一致的AFLP指纹 ,但也显示出它们之间的一些差别。由单孢分离获得的同核体菌株携带着部分异核体菌株的AFLP指纹 ;由同一子实体分离得到的大部分单孢菌株是异核体菌株 ,它们具有与其亲本一致的AFLP指纹。UPGMA分析揭示出 2个与地理分布 (美洲、欧洲 )相对应的组。研究结果表明 :(1 )在野生菌株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 ;(2 )大多数单孢分离的菌株具有与母本一致的遗传物质 ;(3)野生菌株间的遗传变异大于栽培品种间的变异 ;(4)在双孢蘑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中 ,AFLP技术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
|
|
|
1 |
李荣春;双孢蘑菇96.4菌株和单孢后代间的遗传变异(英文)[J];植物研究;2001年04期 |
2 |
李荣春,杨志雷;全球野生双孢蘑菇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J];微生物学杂志;2002年06期 |
3 |
王泽生,王贤樵;双孢蘑菇重要标记位点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1994年02期 |
4 |
郝光明,周德连,李廷军,曲士贤,曲明珍,王正一;北方双孢蘑菇栽培试验小结[J];食用菌;1997年01期 |
5 |
张建武;宋祥军;韩克亚;;双孢蘑菇稻田栽培技术(3)[J];湖南农业;2006年08期 |
6 |
赵竹青;;双孢蘑菇速冻加工技术[J];中国果菜;2010年04期 |
7 |
范雷法,方菊莲,蔡为明;双孢蘑菇菌株12—1的选育及特性[J];浙江农业科学;1996年02期 |
8 |
康源春,蒋宝贵,袁瑞奇,张水旺,王守刚,孔维丽;双孢蘑菇品种抗逆性与产量相关性试验初报[J];食用菌;2001年02期 |
9 |
张美芝 ,李汝峰;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1年03期 |
10 |
刘超,徐宏青,王宏;双孢蘑菇辐照保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
11 |
于海萍,魏生龙,王治江,陈叶;双孢蘑菇与西葫芦套种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05年06期 |
12 |
李洪美;侯凤英;朱兰桥;;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年06期 |
13 |
邵建宁;;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改进[J];中国蔬菜;2006年11期 |
14 |
陈先西;阙玉林;梅军;马静;潘必文;林灵;周秦福;;菌草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应用[J];福建农业;2008年09期 |
15 |
颜月红;;发展小蘑菇 培育大产业[J];湖南农业;2008年09期 |
16 |
丁乡;;双孢蘑菇保鲜四法[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年02期 |
17 |
本刊编辑部;;河北漕河镇双孢蘑菇在循环农业经济中的作用[J];浙江食用菌;2010年04期 |
18 |
曾辉;;双孢蘑菇栽培种制作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
19 |
李荣春;双孢蘑菇 96.4菌株及其单孢菌株在生长 ,结实和杂交方面的变异(英文)[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S1期 |
20 |
张本怀;蔗田行间套种双孢蘑菇[J];食用菌;199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