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世”时代的长江:生命衰减的社会动力
【摘要】:以多个明星物种和大量鱼类的灭绝或濒临灭绝为标志,长江的生物完整性在最近的十多年间下降到"无鱼"等级,长江生态系统高度碎片化。在人类世的视野里,长江的物种灭绝和生态危机实为20世纪中期开始的全球变化"大加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了"文明的累积效应"——繁忙的黄金水道,密集的梯级电站、工业-城市走廊和岸线占用,以及严重的酷渔滥捕等等,共同挤压了水中生灵的生存空间,造成其种群数量锐减。由于已完成的大开发及其叠加效应足够强大,尽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成共识、禁渔令也有助于保护少数物种,但对长江生态网络的修复异常艰巨,警惕"长江经济带建设"演变为"边保护、边破坏"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