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木耳及其栽培

夏定久  
【摘要】: <正> 中秋佳节,你家的宴桌上一定会有鲜嫩的木耳炒肉片,美味可口的木耳烧鸡,或者色香味俱全的木须肉和酸麻辣齐备的川味木耳凉菜等。可是你了解木耳吗?你会培植木耳吗? 木耳是木耳科木耳属真菌所形成的菌体(子实体)的总称。全世界约有十三种,我国有黑木耳、毛木耳、皱木耳、褐黄木耳、黑皱木耳、肠膜状木耳和皱极木耳等七种。前两种木耳分布最广,几乎遍及全国。黑木耳和毛木耳是产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玉米地里的毛木耳[J];致富天地;2009年09期
2 孙华瑜;王曰英;;AP.4毛木耳的应用和栽培[J];上海农业科技;1988年06期
3 高孔武;台湾毛木耳生育阶段环境变换栽培技术初探[J];中国食用菌;2001年06期
4 陈祚雄;;野草栽培毛木耳高产技术[J];中国食用菌;1992年02期
5 朱丹,江枝和,杨佩玉,陈淑贞,陈其煌;盛夏季节栽培白毛木耳的研究[J];食用菌;1995年05期
6 罗俊;庭院栽培毛木耳的方法[J];植物杂志;1996年05期
7 贾智麟;张正文;;林地套栽毛木耳技术[J];食用菌;2006年06期
8 张水旺;康源春;刘锡兰;李素华;刘克全;;毛木耳Au897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3年01期
9 张水旺,康源春,刘锡兰,陈新兰;木屑袋栽毛木耳高产配套技术[J];食用菌;1994年03期
10 阮毅,翁赐和;台湾毛木耳代料高产栽培技术[J];食用菌;1995年05期
11 汤光宇;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1996年06期
12 薛秋和;白背毛木耳栽培[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6年07期
13 李刚;毛木耳高产速生树种的筛选与营造试验[J];食用菌;1996年03期
14 张丹,郑有良,王波,高健伟,谢芝芳;四川省毛木耳主要栽培品种出菇比较试验[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5 洪志钱;;稻草袋栽毛木耳技术[J];食用菌;1986年03期
16 夏梦生;;木屑无粮栽培毛木耳初探[J];中国食用菌;1988年05期
17 孙华瑜;李艺;;AP. 4毛木耳菌种特性及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学报;1989年02期
18 孔秋生;;袋栽毛木耳优质化生产要点[J];中国食用菌;1991年06期
19 黄志龙;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新技术[J];食用菌;1998年04期
20 史月华;李继保;;梁山农艺师巧点“鸳鸯谱” 毛木耳“嫁”到玉米地收益高[J];农业知识;2009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卫红;贾定洪;王建东;叶小金;;毛木耳油疤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2 彭卫红;王勇;张勇;贾定洪;叶小金;甘炳成;杨志荣;孙群;;一种毛木耳病原菌新种[A];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波;李婧;;毛木耳栽培菌株DNA序列与ISSR分析[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张丹;郑有良;陈红;;毛木耳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功能基因组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高健伟;张丹;王波;陈红;;二十个毛木耳菌株的出耳评价[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6 李阳;宋小亚;吴春玲;边银丙;;野生盾形木耳担孢子萌发特性[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露;姚方杰;;木耳属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简报[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8 杜萍;崔宝凯;戴玉成;;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中国野生毛木耳的遗传多样性[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宋金俤;华秀红;;2006年食用菌主要病虫预测预报[A];2006年江苏省病虫防治绿皮书[C];2006年
10 梅晓灯;刘金庆;黄冕;张松;;九种大型真菌活性提取物对黑腹果蝇寿命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黎;中国木耳栽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丹;毛木耳种质资源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3 刘华晶;基于不同分子标记的黑龙江省野生黑木耳遗传多样性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杜萍;中国野生毛木耳遗传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婧;毛木耳单孢杂交及遗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张鹏;木耳形态发育及木耳属次生菌丝和子实体的解剖学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3 桑峰;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初步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曹鸿雁;黑木耳等9种食用菌的种质资源分子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5 杨晓兵;TRAP标记及EST在黑木耳栽培菌株亲缘关系鉴定中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6 赵云强;野生蕈菌菌种分离与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7 赵晓娜;化学杀虫剂对黑腹果蝇的毒力测定及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吕明亮;黑木耳袋料栽培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伍虹蓉;毛木耳菌种复壮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0 王秋灵;黑木耳代料栽培替代基质开发及菇床废料资源化利用[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凤翔;毛木耳袋栽高产技术要点[N];山西科技报;2007年
2 周新 栾东强;猕猴桃与毛木耳间种[N];中国特产报;2001年
3 陈美珍;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N];福建科技报;2006年
4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 宋金俤 华秀红 林金盛;今年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发生加重(上)[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5 夏子贤;盛夏耳场防流耳[N];山西科技报;2001年
6 周横;如何从外观识别食用菌母种[N];云南科技报;2007年
7 州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常见人工食用菌食(药)用价值及主要技术参数[N];楚雄日报(汉);2005年
8 刘霞;食用菌采收时应注意的问题[N];山西科技报;2007年
9 许祖国;保水低耗低污染菌种生产方法[N];云南科技报;2007年
10 唐霞;采收食用菌应注意啥[N];山西科技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