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佐忠,金德强,粟安全,乐国富,王兴旺;华山松疱锈病检疫技术的初步研究[J];森林病虫通讯;1994年03期 |
2 |
马建鹏,杨宏波,徐士忠,金元峰,杨晓开;华山松疱锈病防治指标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3 |
李永和,谢开立,曹葵光,甘云浩,白杨;华山松疱锈病和华山松球蚜复合防治指标研究[J];林业科学;2000年06期 |
4 |
杨发忠;杨斌;周凡蕊;李艳;何美军;;华山松感染茶藨生柱锈菌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
5 |
杨斌;云南省华山松疱锈病病原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6 |
胡红莉;五针松疱锈病国内研究概况[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7 |
杨发忠;杨斌;杨德强;朱海峰;何美军;;茶藨生柱锈菌侵染后华山松树皮矿质元素的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
8 |
伍晓蔷,张俊伟,甘云浩;华山松丛枝病初步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9 |
李永和,谢开立,曹葵光;华山松疱锈病和华山松球蚜复合防治指标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0 |
杨佐忠,金德强,粟安全,乐国富,王兴旺;华山松疱锈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森林病虫通讯;1997年01期 |
11 |
续建国;华云芬;;松苗立枯病防治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1959年05期 |
12 |
孙志武;;华山松人工更新技术措施的初步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60年05期 |
13 |
李兴茂,贾永权;华山松种源苗期试验小结[J];山东林业科技;1981年03期 |
14 |
张崇龙;王明学;;华山松根腐病防治简报[J];贵州林业科技;1984年01期 |
15 |
刘志新;华山松种源研究及引种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1988年11期 |
16 |
唐礼俊,李渤生,唐崇钦,匡廷云,汤佩松,伍孝贤;华山松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地理变异及其与树高生长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1997年05期 |
17 |
陈辉,唐明;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对华山松木质部危害的解剖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6期 |
18 |
王书宏;华山松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山西林业;2002年S1期 |
19 |
;野租区华山松大面积小穴点播造林成效良好[J];四川林业科技;1975年03期 |
20 |
谭子东;;高岭林场华山松育苗丰产新记录 亩产140万株[J];林业实用技术;1958年2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