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芜湖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李玉伟  程先富  
【摘要】:通过建立芜湖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相关分析法确定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进而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构建芜湖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模型及预测模型,最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分析:1990~2005年芜湖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水平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数达到94.3。结果表明:芜湖市土地利用正沿着一条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生态、社会、经济建设为一体的可持续的道路发展,并且成果显著。预测:2010年芜湖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数达到99.6,但是增加幅度较往年减少。建议:由于芜湖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波动较大,政府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团结协作 争创佳绩——记天津市级劳模集体、东丽区国土资源分局土地利用事务中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1年06期
2 魏玉娇;;芜湖市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浅析[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3 江南;戴姜蕾;;江南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分析——以常熟蒋巷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为例[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4 张勇;蔡继清;孙雁君;杜轶;;王家沟小流域50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5 ;芜湖市科协推动农技协产品进市场[J];科协论坛;2006年04期
6 申华敏;;浅析土地利用和城乡统筹发展[J];才智;2011年17期
7 蒋峥嵘;邓朝晖;;刍议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土地利用情况——基于东安县调查研究[J];现代园艺;2011年09期
8 李玲;汤振兴;张青军;;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9 王瑷玲;赵庚星;王庆芳;刘文鹏;;丘陵区土地整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10 彭枫;;基于土地报酬规律的土地整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5期
11 王文玲;阚酉浔;汪文雄;杨钢桥;;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研究综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2 李奕;高雅萍;唐尧;;基于QuickBird数据的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以耕地提取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13 朱的平;;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应用研究[J];华章;2011年23期
14 孙弘;;国家土地督察职权研究[J];中国土地;2011年09期
15 孙旭丹;张立亭;陈竹安;;土地利用预警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6 孙贤斌;刘红玉;;江苏盐城市海滨土地利用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J];国土资源遥感;2011年03期
17 陈曦炜;戴尔阜;;土地利用的多尺度空间自相关模型比较(英文)[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18 郝海广;李秀彬;谈明洪;赵宇鸾;;农牧交错区农户作物选择机制研究——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07期
19 盛润杰;;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问题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20 王凯;田国行;;基于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宏观土地利用优化研究——以河南省铜山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山;谢跟踪;苏珊;孟相彩;于蕾;;基于GIS的海口市滨海旅游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李蓓蓓;叶瑜;;东北过去300年耕地重建数据与国际数据库对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杨波;;基于ArcGIS的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剑;;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许田;;生态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及方法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韩毅;;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在建设用地发展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许牧;;试论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9 吴明云;杨龙士;;廢棄之土地資源再規劃之經濟分析[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王永萍;;试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军锋;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宋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3 郭碧云;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马蒂丽;区域土地利用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武汉大学;2010年
5 鲁成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唐远彬;土地利用更新的联动机制与增量提取[D];浙江大学;2011年
7 彭保发;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雷国平;黑龙江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机制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9 傅瓦利;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10 刘顺喜;高光谱遥感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晓;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D];西南大学;2010年
2 章伟伟;崇明东滩土地利用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陶健;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南屯矿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檀迎娟;基于GIS的峰峰矿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5 刘青柳;基于遥感的邯郸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6 王丽娟;长春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遥感监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郑富强;四川省眉山市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马婉丽;1991-2006年无锡市土地利用类型与景观格局变化[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李雪强;恩平市产业转移园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吴喜慧;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杨凌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曾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规修编工作启动[N];重庆日报;2008年
2 记者 侯小健;明确四大土地利用功能分区[N];海南日报;2008年
3 记者 侯小健;海南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查[N];海南日报;2009年
4 谭梅;全面掌握农村土地利用信息[N];雅安日报;2009年
5 记者 黄晓芳;明年基本完成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N];经济日报;2009年
6 通讯员 赵忠义;大冶土地利用合格率为96%[N];黄石日报;2009年
7 尹义龙;我市今年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下达[N];湘潭日报;2009年
8 记者 阮冰莹 实习记者 汪慧君;提高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N];潮州日报;2009年
9 张鹤林;国土资源部奖励我省今年土地利用计划指标5000亩[N];贵州日报;2009年
10 尹义龙;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突出“两型”特征[N];湘潭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