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特征

王秀萍  方文松  杜子璇  刘天学  
【摘要】:为了对河南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化评估,利用夏玉米发育期资料和对应时段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1970~1999年间夏玉米开花期高温日数变化不大,2000~2009年间高温日数最少,2010年后明显增多。将河南省按照豫东、豫南、豫西、豫北和豫中划分5个区域,以豫南高温日数最多,此后依次为豫东、豫中、豫西和豫北地区。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夏玉米开花期平均高温日数为4~6日,豫北及豫西部分地区为2~4日,豫南部分地区为6~8日。豫南地区7月20~29日发生5日及以上高温日数的频次最高,为10年2~3次;随着日期的推后,发生5日以上高温的频次逐渐降低;8月9日后,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5日及以上高温的10年重现率降至1次以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马熙达;任传友;王艳华;徐一丹;赵东妮;陈伟;杨斌;田平;;孕穗开花期持续低温对不同熟期水稻气孔导度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6年06期
2 彭艳勤;张天俊;;淮阳县2016年夏玉米高温热害情况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20期
3 贾相春;杨志强;贾朝阳;;花期高温热害对周口市夏玉米种植的影响及管理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23期
4 马性瑞;;豫北地区夏玉米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J];种子世界;2018年06期
5 李艳丽;;夏玉米高温热害及应对措施[J];种业导刊;2019年03期
6 亢云龙;马骁颖;李亮;田琳;李炳昆;全美兰;沈斌;刘多文;李若楠;赵刚;张昱;;低温冻害对抚顺新宾蓝莓开花期的不利影响浅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0年06期
7 兰旭;朱诚;;高温热害对水稻花期花药及花粉粒性状的影响[J];现代食品;2017年18期
8 徐贺威;刘翠玲;张琦;;高温热害对夏玉米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河南农业;2019年10期
9 郭春凤;;苹果开花期冻害预防与冻后补救效果调查[J];果农之友;2014年03期
10 曹涤环;;作物花期使用农药应慎重[J];湖南农业;2016年06期
11 申晓晴;孔庆伟;;周口市2016年高温热害对夏玉米授粉及结实率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6年12期
12 袁新才,董雪华,朱文灿,毛建华;迦姆丰收在蔬菜上使用效应[J];江西园艺;1999年06期
13 唐玉兰,刘泉姣,张柏松;小麦叶锈病危害损失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1990年01期
14 郭振荣;赵颖丽;;邓州市夏玉米高温热害发生特点及预防策略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20年03期
15 赵决建;氮磷钾施用量及比例对水稻抗高温热害能力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年05期
16 杨宁;王洛彩;慈航;孔令刚;郑国喜;;枣庄市夏玉米异常灾害发生规律及应对措施调查研究[J];科学种养;2017年04期
17 李传义;刘军;;夏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J];农业知识;2017年16期
18 陈贵省;梁建辉;田丰蕊;李彦青;;警惕瑞典蝇在夏玉米上的为害[J];中国植保导刊;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燕敏;郑雯婧;;丽水枇杷开花期冻害等级评估和变化趋势预测[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2 提升气象科技水平,保障农业减灾增效论文集[C];2017年
2 万能涵;杨晓光;刘志娟;何斌;;华北地区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干旱时空特征[A];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3 陈笑娟;胡会芳;俞海洋;赵亮;魏军;;邯郸市冰雹气候特征及夏玉米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2 青年论坛[C];2016年
4 李艳梅;;河南省夏玉米生产的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5 高有革;李迎刚;吴乾坤;蔡鹏飞;;夏玉米死苗原因与防治对策[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6 张桂香;霍治国;;江淮夏玉米涝渍灾害指标构建和时空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0 水文气象灾害形成机理、预报预测预警与风险评估新技术[C];2018年
7 刘晓迎;罗长青;焦国辉;王长坤;;豫北地区冬小麦生产对冬春季极端气温变暖的响应[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太明;蒋跃林;刘瑞娜;张建军;;开花期涝渍对油菜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C];2013年
9 陆大雷;蔡雪梅;顾晓天;丁梦秋;陆卫平;;开花期干旱胁迫对鲜食糯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0 娄伟平;肖强;孙科;邓盛蓉;杨鸣;;浙江省茶树高温热害风险区划[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卫茗梅;不同小麦品种开花期耐渍机理的研究[D];长江大学;2020年
2 强慧婷;江苏省高温热害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江梦圆;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机理及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4 段鹏飞;河南夏玉米主要病害发生特征及其与气候生态因素关系[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华梦飞;不同水源灌溉对高温热害稻田微气象及水稻产量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6 姜琳琳;水稻抽穗期高温热害应对技术[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7 谢晓燕;苏皖地区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价[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8 吴玮;基于GECROS模型的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旱涝灾害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李乐乐;不同品种冬小麦夏玉米镉吸收差异性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孙春晓;专家为夏玉米病虫害防治支招[N];淄博日报;2019年
2 江苏省植保植检站;夏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中等发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20年
3 记者 王金堂 通讯员 焦翠丽;全市566万亩夏玉米秋收完毕[N];保定日报;2020年
4 记者 邓静 通讯员 李令伟;全力做好夏玉米抗旱保苗工作[N];德州日报;2019年
5 河北省玉米产业创新团队绿色防控与质量控制岗位专家 张金林;警惕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危害夏玉米[N];河北农民报;2019年
6 贾友江;夏玉米防治“牛尾巴”[N];农资导报;2018年
7 河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绿色防控与质量控制岗位专家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张金林;做好夏玉米“一喷多效” 严防中后期病虫害[N];河北科技报;2018年
8 于丹 谭立云;持续高温夏玉米强化田管防结实不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7年
9 卢鹏 顾磊;夏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将中等发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7年
10 刘长春 记者 吕兵兵;山东:夏玉米抗旱防虫两不误[N];农民日报;2015年
11 通讯员 张建军;安徽试点推进夏玉米天气指数保险[N];中国气象报;2015年
12 记者 王兆勇;严防皖夏玉米中后期病虫害[N];农资导报;2012年
13 江苏省植保站;夏玉米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2年
14 记者 张鹏通讯员 李刚;农技专家为夏玉米管理支招[N];焦作日报;2007年
15 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研究员 王成业;夏玉米要注意防治病虫害[N];驻马店日报;2020年
16 王成业;高温多雨夏玉米注意防治病虫害[N];江苏农业科技报;2020年
17 顾磊;夏玉米中后期谨防草地贪夜蛾加重发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年
18 苏慧;夏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治要及时[N];山东科技报;2013年
19 朱大明;夏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N];陕西科技报;2013年
20 沧州市吴桥县农业局 赵风娟;当前夏玉米生产有3个隐患[N];河北农民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