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生态因素对玉米子粒发育影响及调控的研究

郑洪建  董树亭  王空军  胡昌浩  郭玉秋  张吉旺  
【摘要】:通过播期、覆膜调控 ,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的生长发育 ,重点研究生态因素对玉米花后子粒发育的影响。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高温少光条件影响子粒灌浆 ,表现在灌浆期持续时间短、灌浆速率相对较低。晚熟品种灌浆期长而灌浆速率相对较低 ,早熟品种灌浆期短而灌浆速率相对较高 ,是正常年份两类品种都能取得高产的原因。子粒体积变化与干重变化趋势一致。适宜生态条件下 ,玉米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小 ,果穗发育整齐一致。掖单 13穗长较大 ,易于形成大果穗 ,高产潜力大 ,但高温少光条件下 ,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大 ,果穗不整齐 ,产量低。高温少光条件下 ,子粒呼吸速率明显降低 ,高值持续时间短 ;同时CTK含量较低。ABA含量变化规律性不强 ,子粒生长受多种内源物质协调调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成虎;朱勇臣;高鸿飞;;玉米配方施肥校正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2 杨桂平;;玉米的花器形态及开花习性[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4期
3 姚良永;;怎样种植无公害甜玉米[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4 李学青;;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方法[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1年03期
5 赵玉荣;顾春平;房运喜;;有机无机复混肥与控失复混肥在夏玉米生长中的肥效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6 宋贵奇;;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
7 王海涛;唐爱勇;黄国祥;颜崇银;;玉米常规储藏过夏初探[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1年04期
8 郭荣利;;玉米大垅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10期
9 范成海;;玉米纸筒育苗移栽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2期
10 张宪良;高巍;金今子;李明;文豪善;马万秋;;玉米中微量元素施用效果试验报告[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11 田洪;;玉米超高产栽培品种的选择与播种技术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12 张映秀;;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J];云南农业;2011年07期
13 张鸿哲;舒全;王建明;;玉米正玉20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14 陈素芳;赵敏;;“丰原”有机肥在玉米上施用效果试验报告[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4期
15 刘刚;;玉米套种推广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7期
16 袁嫚嫚;叶舒娅;刘枫;李敏;吴学忠;;不同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17 郭永玲;郭桂金;;棒储玉米脂肪酸值变化趋势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18 冯修纪;;玉米遵糯1号在德江县的实施效果[J];农技服务;2011年05期
19 刘芳;;玉米结实性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12期
20 刘念山;张智勇;;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学爱;;优质高产玉米雅玉12栽培技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2 张志明;赵茂俊;潘光堂;;玉米高密度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刘子会;郭秀林;马春红;李广敏;;渗透胁迫下玉米木质部汁液pH变化[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李学红;李冬玲;程贯召;尹小燕;张举仁;;离体玉米茎尖直接产生雌雄花序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张宽;王秀芳;王立春;谢佳贵;张国刚;;春玉米“吸肥能力”与“喜肥程度”的分级及按级定量施肥(突破传统研究模式探索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的新途径)[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6 冯成玉;林昌明;王俊同;孙建群;王爱东;沈宝祥;;春播玉米与花生间种的综合经济效益[A];全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0年
7 郝兰春;谭秀山;毕建杰;;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的相关性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王毅;姚骥;张祖新;郑用琏;;玉米QTL图谱的整合和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QTL克隆策略探讨[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李鲁华;柳延涛;吕新;朱江;;绿洲玉米生态适应性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新疆现代农业论坛”论文专集[C];2005年
10 曲明山;贺建德;廖洪;赵永志;;北京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与完善[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品;玉米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2 陈荣军;玉米几个重要基因的克隆和改良直链淀粉的转基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3 高洁;特用玉米抗丝黑穗病遗传分析及其病菌致病性的遗传多样性[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4 荣湘民;新型植物氮代谢调节剂在水稻、玉米上的作用效果与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5 张方东;玉米S组CMS胞质育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结构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1999年
6 滕文涛;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定位农艺性状QTL[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田秋英;根系形态在玉米高效获取氮素中的作用及其生理调节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马金霞;非编码基因zm401对玉米小孢子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徐强;线辣椒/玉米套作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权瑞党;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转化技术的改进及转betA基因玉米抗逆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新宏;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效应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2 覃兰英;微胚乳超高油玉米主要品质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3 沈亚欧;植酸酶基因(phyA)转化玉米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4 朱朝辉;氮素用量对玉米谷蛋白组分积累及与蛋白质积累的关系[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5 车永和;青海省带田玉米引种与高产制种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6 杨小静;流化床干燥玉米的理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刘玉强;玉米生物诱导孤雌生殖DH系遗传分析与青枯病抗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闵丽;Bt-CpTi抗虫基因对玉米的遗传转化[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9 蔡东明;玉米花粉诱导普通小麦产生单倍体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韩颖颖;基因枪介导的玉米自交系齐319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玉米-内单205[N];赤峰日报;2005年
2 曹晶;玉米增产新技术[N];辽源日报;2005年
3 ;防治玉米倒伏措施[N];通辽日报;2005年
4 ;墨西歌玉米[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5 ;玉米如何平衡施肥[N];人民日报;2005年
6 宁一介;玉米分蘖对产量没影响[N];运城日报;2005年
7 ;金象一号玉米[N];农民日报;2005年
8 ;金象二号玉米[N];农民日报;2005年
9 陈学君;金象三号玉米[N];农民日报;2005年
10 李继军;国审“豫玉25”玉米[N];农民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