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黄刚  
【摘要】:水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如何恢复自然水体生态、改善水体质量,在今天更显得意义深远.大量研究证明,水生植物可吸收、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有抑制有害藻类繁殖的能力,遏止底泥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并可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更有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松鹤;天然的净化器——介绍几种吸收磷的水生植物[J];环境科学与技术;1980年02期
2 张引,任毅;扎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3 戴全裕;;湖泊水生植物对重金属元素吸收积累的初步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2年01期
4 戴全裕;水生高等植物对太湖重金属的监测及其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1983年03期
5 张荣幸;谢其明;;遥感技术调查洪湖水生植物资源简报[J];环境科学与技术;1983年02期
6 曹萃禾,姜礼燔;温度对水生植物净化作用的初步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4年04期
7 郎业广,赵惠琴,刘忠阳,刘玉玲,李庆余,李正龙,张德恩,卢恩祥;水生植物猪场生态工程的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85年03期
8 杨仲斌;净化污水的理想水生植物——凤眼莲[J];中国水产;1985年04期
9 唐佩华;李宪法;;植物净化污水与水生植物资源的开发[J];环境保护;1985年03期
10 马宏通;;高杆水生植物可净化污水[J];今日科技;198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妙玲;;苏北里下河地区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研究[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翟成凯;;菰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及其评价[A];中国营养学会第二届营养资源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9年
3 王海存;杨心年;;野生红莲中的珍品——济宁红莲[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4 赵家荣;丁朝华;倪学明;陈路;雷一东;徐立铭;;水生植物专类园的建设与利用[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曾正荣;袁永坤;孙建国;;淀山湖生物资源调查研究[A];上海市湿地利用和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丁炳扬;于明坚;金孝锋;俞建;姜维梅;董柯锋;;外来种水盾草在中国的分布和入侵途径[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于明坚;丁炳扬;姜维梅;周宏;金孝锋;俞建;叶万辉;;水盾草在我国的分布特点及其入侵群落的基本特征[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倪红伟;吴海一;曾绍文;闫秀峰;;三江平原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王宝贞;王琳;祁佩时;李高奇;;我国城市污水回收和再用的实例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黄亮;吴莹;张经;李伟;周菊珍;;长江中游若干湖泊水生植物体内C、N、P及δ~(13)C分布[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红玉;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的损伤及生物降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2 胡俊;滇池的内源磷及其与蓝藻水华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3 李中强;中国西北干旱区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吴中华;竞争对水生浮叶植物群落关键种、冗余种和资源配置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5 刘星;时空格局与环境梯度对中国水韭属植物物种形成和分化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6 常会庆;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效果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李文红;地表水体水质改善技术及沉积物中磷细菌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方云英;不同水生植物吸收去除水体氮效果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兰;稀土元素对高等水生植物重金属毒害的缓解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曾晓敏;重金属污染诱导的水生植物衰老和死亡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柳骅;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谢丹超;湿地修复生态工程中水生植物对重金属Cu、Zn污染废水的净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怡;水生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6 郭亚平;生物组合系统生活污水净化技术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武晓燕;乙酰水杨酸对水生植物重金属毒害的缓解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春涛;稀土钕减轻镉对水生植物胁迫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孔杨勇;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陈甜甜;水生植物的居住区应用调查及其生理生态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翰林;警惕:生态入侵[N];科技日报;2000年
2 ;黄浦江出现神秘漂浮物[N];科学时报;2000年
3 袁伯恒 宋付祥;引导农民调整结构[N];粮油市场报;2000年
4 维佳;往海水中撒铁[N];中国环境报;2001年
5 邹新群;田螺养得好 效益也可观[N];湖南科技报;2001年
6 张淼;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可清除“环境激素”[N];农民日报;2001年
7 记者 孙玉山 徐飞鹏;加快建设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N];北京日报;2002年
8 于振南;养殖青虾效益高[N];河南科技报;2002年
9 李梅;水生植物与园林造景[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10 记者 李自良;五千万元破解一道世界难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