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谈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

舒玲  
【摘要】: <正>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内含传统自然观的危机。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认识,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的本源、演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的看法。它的产生、发展源远流长。依次为神话形态的自然观、唯心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则渊;;探索自然观范畴体系的一些尝试——全国高校自然辩证法教学讨论会一面观[J];哲学动态;1983年02期
2 辛晓晖;;论自然观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3期
3 ;第二讲 人类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J];实事求是;1984年01期
4 辛晓晖;;简论自然观的辩证发展[J];天津商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5 ;积极开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研究[J];哲学研究;1982年04期
6 青敏;;试论自然循环的辩证性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0期
7 沈小峰,刘则渊,谈宜曙,杨敏才,李光,余谋昌,解强,周昌忠,殷登祥;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几个问题(笔谈)[J];哲学研究;1982年07期
8 沙海燕;人与自然——浅论设计的“绿色趋势”[J];文艺评论;2005年02期
9 赵同志,范文勤;论人与自然的对立[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10 姜正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过程的两阶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1 吴国光;;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之关系——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并与毛崇杰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83年10期
12 岳华亭;;析“实践的唯物主义”[J];哲学动态;1989年10期
13 马来平;自然观发展四阶段新说[J];齐鲁学刊;1990年04期
14 郑度;;环境伦理 用道德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J];文明;2009年03期
15 周树智;;论马克思的现实自然唯物主义观——五评黄楠森先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J];文化学刊;2011年02期
16 陶玉泉;;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J];学术月刊;1984年11期
17 赵清治;实现人与自然的永恒和谐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体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18 冯元均;恩格斯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作的贡献──纪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发表70周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9 张洁;陈思思;杨海;陈佳燕;;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3期
20 庞跃辉;人与自然良性互动意识的哲学认知分析[J];学海;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日亮;宋德勇;;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2 寇东亮;;自然认同的人学根据[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然;潘静;;孟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浅析[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易培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思想探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毅;;自然界的道德主体身份探析——实现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韶春;;“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王国坛;;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解[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刘启营;;传统文化·人与自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9 刘圣义;陈坚;;人与自然和谐论[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敏;;先秦两汉自然观发展轨迹描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畅宇;关于灾害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悦;回归经济的本质[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3 许才山;中国城镇化的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陶火生;生态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张敏;论生态伦理学的生态—整体论进路[D];吉林大学;2008年
6 闫顺利;过程视域中的发展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7年
7 郭震洪;生态伦理的经济分析[D];青岛大学;2007年
8 严耕;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转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白立强;多维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途径[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季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社会主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存贤;有机建筑[D];同济大学;2007年
2 崔立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危机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3 隋治森;生态矛盾的哲学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白延辉;马克思哲学视域中人与自然关系理论[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王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李赢;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审视[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
7 杨燕萍;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理论”及当代意义[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8 陶纯一;共生共荣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姜程程;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构建[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大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时代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延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7年
2 于延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N];烟台日报;2007年
3 周兰珍;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维度[N];贵阳日报;2008年
4 张耀海;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如何定位[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张甚;建筑:人与自然的沟通界面[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6 祝志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N];安庆日报;2005年
7 刘忠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N];吉林日报;2005年
8 吴春芳;强化生态伦理观念[N];辽宁日报;2006年
9 李凯年;是谁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10 记者 龙琼妃 罗喜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研讨会在郴隆重举行[N];郴州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