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方针的双重维度

徐晨光  肖菲  
【摘要】: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而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文章重点论述“两创”方针以不忘本来为核心的历史维度与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现实维度,充分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人民内心的历史基因,为当今治国理政提供历史镜鉴;深刻揭示出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必然性,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进而认为“两创”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助推器,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李景瑶;李凡;许欢;李凤霞;;新媒体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国家宝藏》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年01期
2 李丹阳;;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1年12期
3 刘恋;;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12期
4 汪继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价值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24期
5 赵信彦;;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理路[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05期
6 刘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J];奋斗;2021年22期
7 李聪;田云刚;;论加强新时代公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以唐诗为例[J];今古文创;2022年05期
8 程尤秀;;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传承策略[J];汉字文化;2021年24期
9 薛秀兰;李晋丽;;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策略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年31期
10 孙占元;;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01期
11 马凌云;;“国潮”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年24期
12 王向军;;以文化自信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J];人民论坛;2021年36期
13 王立胜;;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问题的思考[J];沂蒙干部学院学报;2021年02期
14 马金虎;徐椿梁;;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价值[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01期
15 郝立新;Tong Xiaohua;;马克思主义如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J];孔学堂;2021年04期
16 沈湘平;Chi Zhen;;从重塑中华性的高度理解和推进新“相结合”[J];孔学堂;2021年04期
17 孙喜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生动诠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文国;;从“三原”着手传承传播中华文化[A];语言生活皮书——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20)[C];2020年
2 杨丹;;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研究[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3 项征;张洋;栾红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沈阳文化软实力[A];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4 周群;祝超龙;江莎莎;宋海华;陈磊;;以“四阶”提“四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融入生产生活[A];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2020年)[C];2021年
5 葛丽平;;地方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践[A];志苑集林(5)[C];2021年
6 王学斌;;源头活水何处来?——关于“文化活起来”的三点思考[A];“城市与美好生活”论文专集[C];2018年
7 简红江;何国忠;;产业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考[A];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2018)[C];2019年
8 辛晓霞;;以德化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A];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上)[C];2018年
9 刘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学习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A];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十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0 李桂玲;杨凯;;让中原非遗项目全面落地遍地扎根丰硕结果——郑州文化馆帮扶洛阳非遗文化产业园的经验与探索[A];增强活力 提升效能:2018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获奖作品集[C];2018年
11 霍力;汤小河;;在创新中传承 在扬弃中发展——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A];增强活力 提升效能:2018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获奖作品集[C];2018年
12 闫娟;;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时代意义[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七)[C];2020年
13 李文云;;大力兴建村史馆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A];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15年
14 李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科界的现实担当[A];哲学与当代精神理论研讨会暨2013年哲学学会年会论文集;“生态哲学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5 李雪莲;;习近平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5年(下)[C];2016年
16 杜谆;张健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7年
17 葛震;;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强盛复兴民族伟业——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和对策的思考[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7年
18 郭曰铎;;传承与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A];和文化研究院成立五周年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9 朱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座谈会综述[A];中国实学研究会会议综述汇编(一)[C];2019年
20 王杰;朱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举措[A];第二届领导干部国学论坛论文集[C];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贾锦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21年
2 柯静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21年
3 王楠;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9年
4 廉爽;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延边大学;2020年
5 陈巧雄;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及启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9年
6 王亚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文化自信研究[D];延安大学;2020年
7 郑寒姝;习近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9年
8 朱小颖;习近平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江苏大学;2021年
9 周美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论意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年
10 田晓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及跨文化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宁夏大学;2020年
11 彭宇;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传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年
12 李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仪式化呈现与再构[D];新疆财经大学;2019年
13 黄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1年
14 王英;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1年
15 史文;“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研究[D];延安大学;2021年
16 黄冰心;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21年
17 李艳飞;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重要论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9年
18 谭梦露;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
19 郭亚苹;坚定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9年
20 吕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保同;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2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超;以“两个结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3 许进军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从经典作品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N];江苏教育报;2021年
4 记者 龚正龙 韩莉 曹铮 肖煜 田恬;保护传承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河北日报;2021年
5 本报记者 白续宏 张谦;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山西日报;2022年
6 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太原市委宣传部研究基地 执笔人 张渊 续大军 于子夏 刘毅;彰显优秀传统文化中永不褪色的价值[N];山西经济日报;2021年
7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杨建仁;“两个相结合”开启文化建设新征程[N];中国文化报;2021年
8 本报记者 古丽阿亚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和田日报(汉);2020年
9 记者 赵静 杨庆华;我市举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N];铜仁日报;2016年
10 河北师范大学 戴建兵 赵雪飞;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11 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许倩;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12 本报记者 李文 杨蕊;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N];陇东报;2022年
13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徐粤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14 浙江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刘开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15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肖安宝 李纯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资本的扬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16 本报记者 于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N];中国文化报;2021年
17 河北师范大学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研究中心 杜运辉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兰美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
18 市委党校 郭亚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N];长治日报;2021年
19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何中华;开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新境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
20 郭志东 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特约研究员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邹庆华 海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旗帜[N];海南日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