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腾冲花岗岩残积土工程地质特征探析

李伟铭  
【摘要】:通过腾冲铁帽山矿区矿山建设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实例,系统地分析探讨了该矿区花岗岩残积土的岩土结构、物质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特征,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可操作的科学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姚文花;;梅州大埔某残积土滑坡力学性质与稳定性评价[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刘华;牛富俊;徐志英;林战举;许健;;循环冻融条件下安山岩和花岗岩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3 蒋立浩;陈有亮;刘明亮;;高低温冻融循环条件下花岗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4 王浩;刘成禹;陈志波;;闽东南花岗岩球状风化不良地质发育特征及其工程地质问题[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5 于淑艳;许英霞;郭正林;申茂德;杰肯;黄承科;郭旭吉;;新疆苏普特背斜花岗岩和变安山质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意义[J];西北地质;2011年02期
6 高永宝;李文渊;;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地区白干湖含钨锡矿花岗岩: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J];地球化学;2011年04期
7 石贞爱;;吉林省中部某地区辉钼矿成矿特征及找矿远景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8 黄超勇;郎岩峰;董理践;付治国;;东天山东戈壁特大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J];中国钼业;2011年03期
9 石贞爱;;金矿成矿特征与找矿有利区预测——以吉林夹皮沟地区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10 王新宇;周健华;周国发;周伟金;刘名朝;;南岭成矿带中段广西花山地区成矿模式探讨[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1年02期
11 李地元;李夕兵;李春林;王毅远;;单轴压缩下含预制孔洞板状花岗岩试样力学响应的试验和数值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12 张志镇;高峰;徐小丽;;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8期
13 朱哲明;李元鑫;周志荣;冉旭;金昕星;;爆炸荷载下缺陷岩体的动态响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14 徐松林;郑文;刘永贵;郑航;;冲击下花岗岩界面动态摩擦特性实验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11年03期
15 曾宪科;周倩;刘旭;梅水泉;;湖南川口矿田钨矿化特征及成因机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6 贾润幸;方维萱;;热带雨林景观区土壤测量的应用效果[J];物探与化探;2011年04期
17 刘博;李海波;李俊如;;不同风化程度花岗岩动力特性实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9期
18 李孔;葛修润;李春光;;基于三轴压缩试验确定岩石的Hoek-Brown软化参数的方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8期
19 张旗;;志留—泥盆纪华北高地的猜想:从甘肃的研究说起[J];甘肃地质;2011年02期
20 张怡军;肖颖斌;;湘南花岗岩-热液型锡多金属矿成矿系统浅析[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洁;尚彦军;;华南地区花岗岩风化土粒度分布特征剖面及区域变化[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张春池;杨恩秀;任天龙;侯建华;陶有兵;;泰山—新甫山地区傲徕山期二长花岗岩的成因及生成机制[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亿斗;盛继福;;与花岗岩有关的脉状钨矿床成因研究——西华山花岗岩的成因及成矿流体研究(1985)[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4 魏克和;刘殿选;;再谈点荷载法在花岗岩风化程度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以闽奥地区为例[A];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5 梁华英;伍静;孙卫东;李晶;莫济海;黄文婷;;南岭西段印支期花岗岩与成矿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宁;;湖南郴县千里山花岗岩及其衍生岩脉云母矿物的红外光谱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7)[C];1987年
7 林为人;铃木舜一;;稻田花岗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及其热破坏[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何满潮;苗金丽;李德建;王春光;;深部花岗岩岩爆过程实验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李海波;赵坚;李俊如;李廷芥;高建光;;花岗岩动态压缩力学特性的实验以及理论研究[A];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10 任建喜;葛修润;;三峡裂隙花岗岩卸围压破坏过程CT试验[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树成;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2 李鹏春;湘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规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3 吕古贤;胶东半岛构造—岩相形式及玲珑—焦家式金矿的构造动力成岩成矿地质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89年
4 胡云华;高应力下花岗岩力学特性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5 徐小丽;温度载荷作用下花岗岩力学性质演化及其微观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刘世奇;有侧向压力的花岗岩动态直接拉伸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7 杨德彬;蚌埠隆起区花岗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华北克拉通东部构造演化的制约[D];吉林大学;2009年
8 赵青;高地应力地区花岗岩强度偏低的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谭绿贵;新疆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后碰撞岩浆活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周红英;鞍山地区东山杂岩太古宙早期地质演化—SHRIMP年代学及Nd、Hf同位素制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再会;鄂西黄陵花岗岩岩基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建强;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球状风化花岗岩综合勘查方法及勘探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武晋文;花岗岩热破裂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参松;贵州玄武岩残积土工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建峰;小兴安岭东部早古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6 郝德峰;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的成因与地壳演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杨洁;华南沿海花岗岩风化壳岩土工程特征变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8 杨德彬;蚌埠荆山“混合”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健;辽西台里地区花岗质岩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金赞;花场峪石榴石的特征及成因分析[D];燕山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婷婷 通讯员 李强;承德县发现放射性元素极低的大型花岗岩和大理石矿藏[N];承德日报;2005年
2 记者 滕艳;我国学者提出花岗岩成矿新理论[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3 廖宏成;汉寿发现天然巨型石蛋[N];湖南日报;2007年
4 夏鸣;西太平洋边缘最美的花岗岩——三清山[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5 记者 小红 海珍;和林县发现国内罕见的优质花岗岩矿藏[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6 记者 滕艳 特约记者 曹菲;雅江缝合带,南北成矿作用大不同[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易博文孙振华 通讯员 刘学锋 黄镜友;地质专家破解千古谜团[N];湖南日报;2007年
8 通讯员 杨建光;奇台县矿产业蓄势待发[N];昌吉日报;2008年
9 沈言;黄山花岗岩项目完成第三次野外考察[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10 记者 田雪莲;专家解读花岗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