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哲学底蕴
【摘要】:“家”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图景与价值基础。西方哲学以不遗余力地异化“家”的姿态来奠定其核心价值观,“家”的身份在整个西方文明进程中是一个被不断工具化的概念。与之相对的中国传统儒教社会,以“不超越家庭伦理为人类永恒信仰之所在”的准则来建构其核心价值观——“家”哲学所阐发的信仰、仪则、思想与制度,既是“天理人情”这一儒家价值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孵化基础。作为一种当然的存在,“家”哲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链条下,对塑造中国人的精神气质、缔造家内秩序以及参与政治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贡献。“家”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护带,这种经验对于新时代民族精神与中国气质的培育和践行,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凸显“家”的哲学自信,提供了可参考的行动方案,这也正是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的新表达。
|
|
|
|
1 |
孙一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意识形态的功能性研究[A];“中华传统美德的承扬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
2 |
陈泽环;;道德生活中的传统话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点思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
3 |
骆承烈;;孝——社会和谐的基石[A];和文化研究院成立五周年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
4 |
晏环;;道德信仰与民族精神的培育[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
5 |
卓新平;;信仰包容——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共存[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
6 |
王玉樑;;论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7 |
刘永富;;“信”的本质、类型、作用与建构[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8 |
荆学民;;简论信仰[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9 |
戴茂堂;;论信仰的本质[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10 |
任容;;信仰的两大支柱——价值之真与真理之真[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11 |
丁社教;郑萍;;信仰三题[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12 |
孔润年;;试论信仰与道德的关系[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13 |
邓晓芒;;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14 |
王玉樑;;论理想、信念、信仰在价值观中的地位及其意义[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15 |
侯忠海;;论信仰的意义[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16 |
张帆;;论信念与认识、信仰、价值观等的关系[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17 |
赵本义;;理性和信仰的合力与张力[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18 |
华章琳;;试论社会转型期的信仰[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