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草科弯颈霉属研究进展
【摘要】: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是W. Gams于1971年建立的新属,该属的特点是瓶梗基部呈球形或椭圆形膨大,瓶颈细长而弯曲,分生孢子单生或黏聚成小头状,截至目前国际真菌名录数据库中记录弯颈霉属真菌有43种。其模式种为膨大弯颈霉Tolypocladium inflatum W.Gams。弯颈霉属是一类重要虫生真菌,生态分布广,寄主种类多,弯颈霉属很多种被发现是虫草属无性型,与虫草属的关系十分密切,2014年一些国际著名真菌学家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新分类系统将弯颈霉属归入到线虫草科Ophiocordicipitaceae。弯颈霉属能产生多种杀虫和抗菌的有效成分,如环孢菌素(Cyclosporin)、大团囊素(Ophiocordin,蛋白酶强抑制剂)、线肽素(efrapeptin)、四聚胺酸素(Ophiosetin)、多种杀虫剂等。文中综述了弯颈霉属真菌的分类、生活习性与生态分布等,介绍了其药理药效及有效化学成分等相关研究,并展望了弯颈霉属真菌的研究发展前景。
|
|
|
|
1 |
臧穆,王世林;中国索霉属一新种——重楼索霉[J];云南植物研究;1997年03期 |
2 |
张中义;沈言章;刘云龙;王英祥;;中国霜指霉属PERONOSCLEROSPORA分类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3 |
李钟庆;崔存起;;嗜冷和冷育微生物的研究 Ⅲ.地丝霉属一新种,光滑地丝霉[J];真菌学报;1989年01期 |
4 |
袁毅,陈宗泽,殷勤燕;中国-新记录属──齿梗霉属[J];菌物系统;2001年01期 |
5 |
吴文平;;河北省丝孢菌研究 Ⅵ.魏斯纳霉属、接柄孢属和小镰孢属[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
6 |
白宏彩;程秀英;孟有儒;;盘梗霉属一新种——甜菜盘梗霉[J];真菌学报;1985年03期 |
7 |
樊美珍;郭超;张天宇;;簇孢霉属一新种[J];真菌学报;1990年02期 |
8 |
郭英兰,张中义;小树状霉属一新种(英文)[J];菌物系统;1999年03期 |
9 |
何苏琴,李玉奇,文朝慧,孙颉,唐德志;丝葚霉属一新种──甘肃丝葚霉[J];菌物系统;1997年02期 |
10 |
张修国,张天宇,孙霞;中国新记录属——皮司霉属(英文)[J];菌物系统;2001年02期 |
11 |
许文爽;吕国忠;姜华;赵志慧;孙晓东;吕书媛;;从长白山土壤中分离的3种弯颈霉属真菌(英文)[J];菌物研究;2012年03期 |
12 |
李兆兰;;弯颈霉属一新种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
13 |
刘小勇;中国新记录属——旋枝霉属(英文)[J];菌物学报;2004年02期 |
14 |
韩燕峰;梁建东;董旋;邹晓;杜文;梁宗琦;;戴氏霉属的利用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
15 |
刘会梅;张天宇;;中国新记录属—小带孢霉属[J];菌物学报;2006年02期 |
16 |
蔡杰华;刘斌;赖钧灼;连云鹏;;头梗霉属的一个中国新记录种[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