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7井区稠油自乳化特征分析
【摘要】:吉7井区深层稠油油藏采用水驱开发,生产过程中乳化现象普遍,为了了解乳化作用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对吉7井口产出液的乳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滤纸润湿法判断产出液类型,采用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变化判断乳化发生的时机,并通过显微镜镜下观察乳状液液滴粒径分布评价其稳定性。实验表明,吉7原油具有特殊的乳化性能,在没有添加外来乳化剂的情况下,油水之间能够实现快速自发乳化,乳化发生的时机早,乳化液含水率高,液滴分散均匀,接近微乳液尺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黏度较乳化前提高2.23倍,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水驱前缘,可大幅度提高水驱采收率,与生产实际相吻合。吉7井区初期方案预测采收率只有15%,目前油田采出程度已接近20%,综合含水稳定在40%,乳化作用使实际开发效果远远好于预测。图6表4参20
|
|
|
|
1 |
杨露;苏林;童凯军;王道串;袁珂;;双河油田水驱效果综合分析方法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2 |
芮雪;刘金曼;刘路;;改善水驱效果开发技术优化[J];化工管理;2016年36期 |
3 |
孙亚茹;;白465区长6、长8水驱效果评价[J];石化技术;2015年02期 |
4 |
王惠兰;;坪北采油三区提高水驱效果研究[J];石化技术;2019年01期 |
5 |
宋子齐,赵磊,王瑞飞,陈荣环,康立明,白振强;一种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在辽河油田的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6 |
田津杰;阚亮;王成胜;陈斌;陈士佳;季闻;方月月;;核磁共振方法定量表征水驱开发方案调整效果[J];当代化工;2021年03期 |
7 |
武玉龙;李恭元;张龙涛;;改善杨浅20区块开发效果技术对策及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年03期 |
8 |
吴立伟;沙帆;;表面活性剂驱提高原油采收率评价[J];石化技术;2017年05期 |
9 |
刘广友;;锦16块水驱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内江科技;2017年06期 |
10 |
范虎;李晨;高策;;基于瑞利模型与水驱特征曲线的综合预测模型研究——以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区块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20年06期 |
11 |
莫建武;孙卫;杨希濮;韩宗元;胡明姣;;严重层间非均质油藏水驱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2 |
罗宪波;赵春明;刘英;张迎春;戴卫华;李金宜;;海上半衰竭式水驱开发稠油油田效果评价新方法[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3期 |
13 |
王凤琴,薛中天;利用系统分析方法评价注水开发油田的水驱效果[J];断块油气田;1998年03期 |
14 |
袁庆峰;董富林;;影响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4年03期 |
15 |
刘笑莹;王胜男;;二三结合模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J];科学技术创新;2017年30期 |
16 |
宋子齐,赵磊,康立明,白振强,陈荣环,潘玲黎,杨金林;一种水驱开发地质潜力综合评价方法在辽河油田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4年02期 |
17 |
梁育彬;;综合治理提高低产低效井产能改善开发效果[J];科技促进发展;2011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