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七、八元瓜环对N-烯丙基-2-氨基吡啶光致环加成反应的选择性催化研究

王杞生  丛航  张建新  陶朱  薛赛凤  
【摘要】:选择N-烯丙基-2-氨基吡啶(NPAP+)作为底物,利用荧光光谱、1H NMR技术等方法考察了七、八元瓜环与NPAP+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了七、八元瓜环对NPAP+发生光致环加成的反应位点、产物的立体选择性,以及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七、八元瓜环与NPAP+可形成1∶1的配合物,并对NPAP+发生光致环加成反应产物的结构有选择性催化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航;陶龙玲;余亦华;杨帆;杜莹;薛赛风;陶朱;;瓜环对氨基酸的分子识别研究[J];化学学报;2006年10期
2 赵芳芳;丛航;陶朱;薛赛凤;祝黔江;;苯胺盐酸盐与瓜环主客体包结物的晶体结构[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胡力玫,熊清,蒋兴荣,李志良;超分子与纯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研究与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王庆华,翁文,郭国聪;[Hg(C_5H_4S_5)I_2]_2的合成与晶体结构(C_5H_4S_5=4,5-亚乙基二硫杂-1,3-二硫杂-2-硫酮)[J];结构化学;2004年08期
5 谢凤桐,段莉梅,徐吉庆,刘亚冰,张潇,卢静;新颖的二维超分子化合物[Co~Ⅲ(aea)(2,2'-bipy)]Cl·H_2O的水热合成及结构表征(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5年01期
6 陈素萍,王卉兰,刁国旺;杯[8]芳烃磺酸钠与中性红的包合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刘海洋,胡希,明应晓,刘义,黄锦汪,计亮年;金属卟啉配合物超分子自组装[J];无机化学学报;1998年04期
8 毕丽华,黄如丹,王恩波,李阳光,刘景华;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液晶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09期
9 高恩庆,唐金魁,冷雪冰,廖代正,姜宗慧,阎世平;三维氢键超分子化合物[H_3cth][Fe(CN)_6]·3H_2O的合成与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5期
10 郭树荣,由万胜,王恩波,刘景华,黄如丹;甘氨酸的杂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杞生;丛航;张建新;陶朱;薛赛凤;;七元瓜环对光致环加成反应的立体选择性[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赵志凤;周百斌;苏占华;;超分子配位聚合物[Cu_2(phen)_2(HPO_4)(H_2O)_2]_2[PMo_3~ⅤMo_9ⅥO_(40)]·2H_3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赵镇文;龚宽平;辛斌;熊少祥;;MALDI-TOFMS表征金属环状多边形超分子[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郑向军;金林培;;配位键和氢键组装的三维超分子配位聚合物[Gd(μ_2-OH)(PZDC)(H_2O)_2][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肖昕;薛赛凤;祝黔江;陶朱;;以八元瓜环为主体的C字型超分子结构[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王云峰;;新型超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展望[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江华;甘泉;李飞;王颖;;折叠分子的合成及其螺旋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柴文祥;宋莉;;多羧酸配体构筑的超分子金属-有机框架(MOFs)及其孔结构的稳定性[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文通;;热致相变的钒卟啉的合成、晶体结构、超分子构型和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郑向军;金林培;;镧系超分子配位聚合物[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英;瓜环与含氮杂环类农药的分子自组装及应用基础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2 李钦;中药超分子技术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3 吕利宾;4,4'-联吡啶类农药与瓜环、改性瓜环超分子体系及其抑菌除草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4 张福义;分枝糖及胺基糖的立体选择性合成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许长谭;超分子二聚物中的EPR及量子自旋动力学[D];山西大学;2006年
6 韩占刚;有机胺——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组装体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珊珊;手性有机磷农药的稳定性及立体选择性生物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周珊珊;手性有机磷农药的稳定性及立体选择性生物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高子伟;β-环糊精聚合物超分子配合物电流变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齐艳娟;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超分子晶体结构的设计与组装[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霞;TADDOL金属络合物催化硝酮和缺电子烯烃反应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2 莫娟;3-位脱氧氨基糖和分枝糖的立体选择性合成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张前炎;L-乳醛参与的Wittig及Wittig-Horner反应立体选择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春元;添加剂对酶促反应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杨晓娜;瓜环与紫精衍生物及盐酸丁咯地尔的相互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李化军;3-取代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7 徐珍珍;一些Diels-Alder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荣;改性烯丙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双膦单氧化物的合成及立体选择性三组分烯化反应[D];南开大学;2010年
9 丛航;瓜环的主客体化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茅海琼;大鼠肝微粒体中美西律和芬氟拉明对映体氧化代谢的立体选择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超分子电子学[N];北京科技报;2002年
2 曾苏;手性药物药动学过程具有立体选择性[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方益波危玮;超分子自动组装技术有助生产高选择性靶向药物[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杨钊良 记者 吴鹤年;我国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入国际前沿[N];科技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曹红涛;见“微”知著[N];人民日报;2006年
6 记者 张孟军;用“打印机”打印基因芯片[N];科技日报;2005年
7 记者 程曦;师道传承 探索化学真谛[N];新清华;2008年
8 凌树森 徐燕丰;监测药物对映体临床用药更合理[N];医药经济报;2002年
9 本报通讯员  冯宽昕 本报记者  刘茜;北京化工大学不断加强科技创新[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清新;孟安明、张希、雷志栋三位教授增选为院士[N];新清华;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