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血康联合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脉血康联合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A、B、C、D组建立脑I-R损伤模型;E组为假手术对照。A、B、C组分别用阿司匹林10mg·kg-1·d-1、脉血康1.0g·kg-1·d-1和两者联合给药实施预处理;预处理药物均溶于4ml生理盐水中,每日灌胃1次,连续14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检测大鼠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D组比较,A、B、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均有显著改善,C组效果更好(P0.05或P0.01)。A、B、C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检测值均明显优于D组,C组优于A、B组(P0.05或P0.01)。结论脉血康或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脑I-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联合给药效果更好。
|
|
|
|
1 |
张兴;;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防治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
2 |
苏红彬;刘玲;;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16期 |
3 |
陈超;;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05期 |
4 |
刘红彬;刘志红;郎琢琳;王丽娅;张晓华;秦利强;董巍;;石家庄市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应用状况初探[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年08期 |
5 |
陈光;马春潮;;氯吡格雷预防脑缺血事件复发的疗效[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11期 |
6 |
陈汉波;吴振东;;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缺血事件复发的疗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S2期 |
7 |
张建斌;鹿梁燕;张丽玲;吴丽丽;;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
8 |
彭乐;施春花;杜宁;魏辉平;;不同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年03期 |
9 |
周永安;罗何婷;薛常虎;;辛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15期 |
10 |
王欣;;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年03期 |
11 |
尚延昌,王淑辉,邢成名,韩仲岩;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年06期 |
12 |
姚存姗,孟晓落,舒刚明,张云燕,江波,赵红梅,蔡笑,陈玉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变化及阿司匹林对其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
13 |
谭江;李亮;陈伟星;;氯吡格雷预防脑缺血事件再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0年11期 |
14 |
彭乐;杜宁;;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
15 |
曲方;陈新;;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年02期 |
16 |
黄红英;翟秀兴;;阿司匹林与双嘧达莫对脑血管病病人TCD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5期 |
17 |
刘琰;梁馨元;;脑内支架置入后的凝血反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9期 |
18 |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专家达成共识[J];中老年保健;2006年05期 |
19 |
邱丽颖,余涓,周宇,陈崇宏;阿司匹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药学学报;2003年08期 |
20 |
杜凤和;田俊萍;赵黎佳;;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