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氢钟开发技术和展望

尼古拉·德米朵夫  
【摘要】:由氢脉泽原理对原子频率标准目前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对主动和被动氢脉泽限制频率稳定度的基本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描述确保主动和被动氢脉泽高短期和长期频率稳定的设计方法。现在,主动氢脉泽指标可达到1.10-13/s和3.5.10-16/d,被动氢脉泽指标可达到4.10-13/s和2.5.10-15/d。还讨论了氢脉泽指标的进一步改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玉莹;翟造成;;氢原子钟壁移的测量和消除[J];波谱学杂志;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翟造成;;国产氢钟研制的新进展[A];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双林;磁控管腔和四极态选择器的试验研究及其在小型氢脉泽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敬叁;时间频率研究的发展方向[N];中国质量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