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平根;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巴东新城址环境工程地质预测[J];工程地质学报;1996年04期 |
2 |
李瑾焕;边戈果;倪建华;金松桥;樊步恭;;甘肃省洒勒山构造—重力滑坡的研究[J];地质通报;1984年01期 |
3 |
刘云友,欧阳权,秦祠敏;特殊古滑坡地质灾害对黑大公路建设的影响[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6期 |
4 |
廖锦;张进林;;某水电站坝前左岸古滑坡成因机制分析[J];四川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
5 |
陈飞;;三次指数平滑法在古滑坡复活预报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9期 |
6 |
聂龙学,汤国起,彭文范;堡子梁隧道顶部古滑坡地质灾害整治工艺方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97年01期 |
7 |
闵弘,谭国焕,戴福初,魏进兵,卢慧,邓建辉,李焯芬;蓄水期库岸古滑坡的水动力学响应监测——以三峡库区泄滩滑坡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1期 |
8 |
肖进;许强;;倒虹村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铁道建筑;2006年09期 |
9 |
崔杰;王兰生;徐进;王小群;姚强;;深切河谷岸坡大型堆积体成因及稳定性研究[J];灾害学;2007年02期 |
10 |
郑炜;孟贵林;高岩川;康景文;;古滑坡稳定性分析的恢复原貌强度参数确定法探讨[J];工程勘察;2010年S1期 |
11 |
杨晓松,王友成,张斌;公路施工导致的古滑坡复活实例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3期 |
12 |
陈永波,王成华,樊晓一;湖北省千将坪大型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J];山地学报;2003年05期 |
13 |
黄谷灿;;对洛塔岩溶地貌及第四系发育史的一些不同看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9期 |
14 |
郝铭斐;;大庄煤矿副井筒滑坡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28期 |
15 |
李善禄;;浅析马尔坡Ⅱ号滑坡的稳定性[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
16 |
陆玉珑,帅仕文;再论古滑坡的利用及其经济效益[J];路基工程;1998年05期 |
17 |
杨先寿,丁坚平;翁坪古滑坡岩体变形破坏及稳定性分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18 |
刘彤,黄小宁,苏天明,毛晓琴;新疆下坂地水库Ⅷ号古滑坡稳定性分析预测[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
19 |
胡新丽,殷坤龙;大型水平顺层滑坡形成机制数值模拟方法——以重庆钢铁公司古滑坡为例[J];山地学报;2001年02期 |
20 |
戚筱俊;古滑坡复活实例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