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不同变质程度肥煤的比较研究

张雪红  项茹  薛改凤  刘睿  任玉明  
【摘要】:对不同变质程度肥煤的煤质指标、胶质层指数、基氏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进行分析,并对其单种煤成焦光学组织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的肥煤具有明显不同的煤质特征,低变质程度肥煤具有高挥发分、高流动度和高膨胀的特点,单种煤成焦光学组织以细粒镶嵌结构为主;高变质程度肥煤具有低挥发分、低流动度和低膨胀的特点,单种煤成焦光学组织以粗粒镶嵌结构为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爱文;;浅谈胶质层指数测定的几点体会[J];煤质技术;2007年04期
2 王雄 ,康喜唐 ,焦玉杰;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与应用[J];煤质技术;2001年06期
3 付建华;张振国;薛立民;;几种煤的基氏流动度浅析[J];燃料与化工;2008年03期
4 刘稚;丁仕兵;曲晓霞;;EXCEL在烟煤胶质层指数测量中的应用[J];检验检疫科学;2006年02期
5 许传智;武钢使用肥煤分类的研究煤的组成与胶质层、粘结系数的关系[J];武钢技术;1997年01期
6 程黎花;;古交矿区精煤主要煤质特征[J];山西煤炭;2006年02期
7 乔宏芳;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时的加热制度[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0年02期
8 李秀云 ,邓琎燚;准确测定烟煤胶质层指数的几点体会[J];煤质技术;2002年06期
9 王华兰;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影响因素浅析[J];煤质技术;2005年01期
10 陶全;精煤牌号由1/3焦煤改为肥煤的探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5年01期
11 胡善亭,张迎春,杨秀红;鸡西煤的X—射线衍射特征[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12 张绪兰;;强粘烟煤胶质层指数高精度测定技术[J];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13 马志茹,张蓬洲,赵秀荣,杨保联,李丽云,叶朝辉;峰峰肥煤的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6年03期
14 陈文敏;关于“核定煤牌号”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J];煤质技术;1995年05期
15 谢海深,晁世永,宋香品;唐钢炼焦肥煤和瘦煤应用浅析[J];煤化工;2005年01期
16 王德强;崔少华;;红球菌对神府煤的脱硫作用研究[J];煤化工;2005年06期
17 胡德生;宝钢炼焦煤的混煤状况初步分析[J];宝钢技术;1995年03期
18 许笑松;努力增加肥精煤产量的有效途径[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6年06期
19 梁敬东;谈谈如何提高肥煤胶质层的测试水平[J];煤质技术;2001年02期
20 程灏;浅谈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的几点体会[J];煤质技术;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宋敬;曹彦婷;白淑霞;;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操作要点的探讨[A];2011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付建华;张振国;薛立民;;基氏流动度分析在炼焦配煤中的应用[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3 张蓬洲;叶朝辉;胡建治;;用固体核磁共振研究我国几种烟煤的结构特征[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4 王健;余诚桓;吉武平;;配高硫煤炼焦的研究[A];2010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健;余诚桓;吉武平;;配高硫煤炼焦的研究[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五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岳进;闫小平;兰正宏;;宣钢炼焦煤小焦炉试验基础研究[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丁玉献;杨秀华;王刚仁;;全自动胶质层测定仪在炼焦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的应用[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翔;盛军波;梁治学;;炼焦煤细分技术在武钢的应用[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9 张文成;王春花;;反射率分布图在炼焦生产应用[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玉庚;刘鹏君;;优化配煤 改善焦炭热质量[A];高炉炼铁用焦炭质量技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申峻;不同煤阶煤的炭化成焦过程及SJ96焦炉成焦工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2 白永建;劣质煤配煤制备高质量冶金焦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3 鞠付栋;煤的气化反应行为及气化为基础的先进能源动力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吕青;思维进化和支持向量机理论及其在炼焦配煤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青怡;配煤炼焦与煤质指标检测分析[D];沈阳理工大学;2012年
2 黄山秀;低变质程度烟煤制取气化型煤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田辉;通过煤质改性提高非炼焦煤在炼焦过程中用量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吕青青;捣固炼焦回配焦粉技术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5 徐健;煤气化特性及氮的迁徙规律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马晓程;谢一矿深部煤质特征及对配煤炼焦影响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纪民;焦化厂固体废弃物在配煤炼焦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8 郭蓉;煤表面的大豆蛋白质改性及其生物降解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9 高志芳;开滦精煤炼焦特性及焦炭质量预测的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10 秦政;铁、钾添加剂对煤热解特征及硫迁移转化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