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大鼠髌腱血流量变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频率电针治疗时肌腱血流的变化及其变化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2Hz组、10Hz组、100Hz组和针刺(10Hz)+阿托品组、针刺(10Hz)+酚妥拉明组。手术剥离出大鼠胫骨粗隆上缘的髌腱,利用超声测定技术,观察针刺足三里和梁丘穴前后髌腱血流量的变化。并采用静脉滴入阿托品和酚妥拉明的方法,对针刺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1)2Hz组和10Hz组在针刺过程中,髌骨腱血流量分别下降至针刺前的82.11±10.8%、49.17±11.63%,针刺停止后,两组血流量却逆转为高于针刺前的水平,以10Hz组上升幅度较为明显;(2)100Hz组针刺过程中,血流量下降至针刺前的37.54±12.79%,针刺停止后血流量未恢复到针刺前的水平;(3)针刺(10Hz)+阿托品组:针刺时血流量降低至44.61±12.01%,停针后血流量未出现增加现象;(4)针刺(10Hz)+酚妥拉明组:针刺时血流量增加至119.73±14.66%,针刺停止后血流量继续增加。结论:(1)电针刺激期间髌腱血流下降,刺激停止后血流量明显增加;(2)中、低频率刺激对血流量增加效果优于高频刺激;(3)针刺对血流量的影响与舒血管神经和缩血管神经的调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