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甘蓝型油菜理化诱变和突变体库的构建

孙加焱  涂进东  范叔味  吴建国  石春海  
【摘要】:利用γ射线与甲基磺酸乙酯(EMS)溶液诱变技术复合处理甘蓝型油菜高油605的成熟种子。经田间M2筛选和M3验证,共筛选到152个叶色、叶形、株高、分枝数、分枝角度、茎径、茎色、花色、花瓣数、花瓣大小、花蕊形态、雄性不育、死蕾及开花期等性状发生变异的突变体,占M2诱变群体总数的12.67%。利用水培法进行M3和M4株系的子叶和根系变异性状筛选和验证,发现子叶和根系变异频率分别为12.78%和7.07%。现已构建了包括叶片、株型、花器、子叶、根系及部分生理性状变异类型的突变体库,可为今后油菜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种质资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石一珺;倪中应;汪亚萍;黎青;刘永红;;油菜配方施肥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3期
2 祁秀萍;计秀红;;油菜高产创建综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年11期
3 徐小荣;;高淳县油菜高产增效创建的实践与探索[J];种子科技;2011年07期
4 文定军;李文军;朱发;郭晓晨;;陕西省宝鸡市塬区旱肥地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1年15期
5 杜美丽;刘秀明;江莺;李巍;朱海林;李海燕;李校堃;;农杆菌介导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1转化油菜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高鹏;魏样;何文;王晓峰;范小平;封秀芹;;汉中地区油菜“3414”肥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7 郑乃生;甘峰;;陕西油菜产区春季管理及中后期管理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8 薛蕾;闫贵欣;高桂珍;伍晓明;陈碧云;许鲲;;白菜型油菜八氢番茄红素合酶基因BrPSY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年03期
9 宣凤琴;韩效钊;王启聪;邱宁宁;胡江湖;罗结记;;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10 李建群;张长江;王好好;;油菜免耕直播机械收获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2期
11 王锐;李京;胡立勇;;不同株行配置与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6期
12 程国红;程扶旗;;绩溪县油菜测土配方大田对比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4期
13 王毅;庞进平;董云;靳丰蔚;徐一涌;;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种子;2011年07期
14 谢国梅;;杂交油菜制种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15 ;贵州农业科研院所“十一五”科技成就系列报道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16 刘新稳;徐海林;杨绍群;柯兴盛;肖远龙;黄道千;;赣北棉区棉花油菜两熟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J];江西棉花;2011年S1期
17 赵丽丽;温维亮;彭亚宇;郭新宇;陆声链;杜建军;;幼苗期油菜几何造型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7期
18 星晓蓉;;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概况[J];青海农林科技;2011年03期
19 肖国滨;郑伟;叶川;刘小三;黄天宝;张昆;赵美珍;;氮肥运筹对红壤稻田移栽油菜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7期
20 卓宇红;彭武生;陈庭舟;何奎;;油菜隐性核不育系S017A的选育与应用[J];作物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保明;;中国油菜遗传改良[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昱;王飞;林新坚;;几种磷肥对油菜的肥效表现[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鲁剑巍;陈防;刘冬碧;万运帆;许幼生;;长江流域油菜施钾技术研究[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涛;孙万仓;;芸芥与油菜远缘杂交研究进展[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于澄宇;胡胜武;张春红;俞延军;;油菜化学杀雄剂研究I:EXP对油菜的杀雄效果[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傅廷栋;;油菜品种改良的现状与展望[A];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7 孙新;杨志敏;徐朗莱;;镉诱导油菜叶片氧化胁迫及与硫有关化合物的积累[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李玮;姜蔚;赵惠贤;胡胜武;;用EST-SSR和RAPD标记分析世界不同地区油菜材料的遗传多样性[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冷锁虎;凌启鸿;朱耕如;;油菜高产群体质量[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10 秦青;林琳;;超级黄钾在油菜上的应用初报[A];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uhammad Shahbaz Naeem;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害胁迫下油菜植株形态、生理及细胞亚显微结构的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唐桂香;油菜高效再生体系的创建及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李方球;油菜(Brassica napus)品种(系)与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王冰山;Germin基因的克隆和人溶菌酶基因的合成及其在烟草和油菜中的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5 张治礼;内源细胞分裂素调控油菜叶片衰老进程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2年
6 张椿雨;芸薹属作物与Moricandia nitens间甘氨酸脱羧酶P亚基基因的比较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史卫东;油菜开花时间变异分析和拟南芥晚开花突变体鉴定与基因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胡立勇;油菜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9 于澄宇;植物化学杂交剂的作用特征与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吴晓林;用分子标记预测植物和动物杂种优势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正萍;油菜施用腐植酸复合肥的综合效应与机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2 官梅;~(12)C重离子束辐照对油菜(B.napus)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杨毅;基于Windows CE的油菜栽培专家咨询系统的开发[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4 杨粉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赵懿;油菜光合功能衰退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茹淑华;积累镉油菜吸收累积镉的特征和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李得宙;双低油菜高产栽培生理基础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8 唐瑶;油菜花后源库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9 范宝磊;新型化学杀雄剂WP和YB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机理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10 李俊艳;改性磷矿粉的制备及其对油菜幼苗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农机推广站 陈新华;油菜机械化直播[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5年
2 记者 陈晓真通讯员 黄镇;油菜机械化播栽在汉寿演示[N];常德日报;2008年
3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油菜五大主推技术[N];农民日报;2008年
4 翟广华;棚室油菜巧移栽[N];陕西科技报;2008年
5 ;直接播种油菜的栽培技术[N];东方城乡报;2008年
6 陈永明;狠抓油菜冬管确保丰收高产[N];广安日报;2008年
7 李晓奇 记者 张飞;邻水加强油菜冬季田间管理[N];广安日报;2008年
8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业局 张志风;棚室油菜咋夺高产[N];河北科技报;2008年
9 时农;油菜冬季红苗原因及防治[N];河南科技报;2008年
10 王广龙;含山开展油菜高产创建[N];巢湖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