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蚊多线染色体的研究
【摘要】:
<正> 从发育的角度,观察了摇蚊消化道各区域的细胞内多线染色体,并发现马氏管和直肠两区,从幼虫经过变态到成蚊,其染色体的多线结构和区域的起泡被保持下来。这就提供一种可能对摇蚊的发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同染色体在结构与功能上变化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摇蚊发育除卵外可分为幼虫(共Ⅰ—Ⅲ个分期)、蛹前期、蛹和成蚊(又分早、晚
|
|
|
|
1 |
陈爱社;一种简单的制备致倦库蚊多线染色体的技术[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4年05期 |
2 |
杨永铨,吴鹤龄;摇蚊马氏管和直肠多线染色体的初步研究[J];遗传学报;1980年02期 |
3 |
李玉莺;观察动物细胞染色体的好材料——摇蚊多线染色体[J];生物学教学;1989年04期 |
4 |
曾庆韬;薛克才;黄元芝;;多线染色体的简易永久制片方法[J];生物学通报;1989年03期 |
5 |
孙延昌,邓守俭;多线染色体[J];生物学通报;1997年01期 |
6 |
杨大翔;“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实验”的背景知识[J];生物学教学;2005年04期 |
7 |
刘素兰;孔比按蚊的细胞分类学和涎腺染色体[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8年03期 |
8 |
黄孝镇;;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制作方法[J];生物学通报;1984年01期 |
9 |
黄品篯;;改进某些按蚊多线染色体的制备技术[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0年03期 |
10 |
王静兴;;果蝇巨染色体是如何形成的?[J];生物学教学;1988年01期 |
11 |
周树松,薛景珉,叶宗茂,李丽璋,谭璟宪,陆宝麟;广西僮族自治区蚊类调查[J];昆虫学报;1960年03期 |
12 |
宋秋宝,徐卫明;强壮果蝇(D.virilis)多线染色体的DNA·RNA内源杂交分子原位免疫酶标观察[J];实验生物学报;1986年01期 |
13 |
许漱璧,谭璟宪,薛景珉;嗜人按蚊与中华按蚊多线染色体的比较[J];遗传;1990年05期 |
14 |
万小平;;用苍蝇幼虫观察多线染色体[J];生物学通报;1992年05期 |
15 |
许祖国;遗传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果蝇唾腺染色体[J];九江师专学报;1996年06期 |
16 |
秦耀庭,苏龙;东北新发现的三个蚊种[J];昆虫学报;1959年02期 |
17 |
路步炎,孙怀宝;济南市蚊类调查报告[J];昆虫学报;1959年05期 |
18 |
林美英;纤毛原生动物大核发育的多线染色体的超微结构观察[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19 |
薛瑞德;蚊虫的滞育[J];昆虫知识;1990年05期 |
20 |
王哈利,陈阅增;伍氏游仆虫(Euplotes woodruffi)大核原基中的多线染色体[J];动物学报;199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