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在9%氧气的氮气中的热裂解产物
【摘要】:采用GC/MS法分析了番茄红素在9%氧气的氮气中3005,00,800℃下的裂解产物。结果表明:①3种温度下裂解产物中均含有烯烃类化合物和少量的番茄红素,而且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烯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大幅增加;②低温下裂解有利于醛酮醇类化合物的生成;③3种温度下的裂解产物中都含有一些重要的香味物质如香叶醛1、-甲基-苯乙酮、假紫罗兰酮、金合欢醇、大马酮及去二氢菖蒲烯等;④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茚及萘类化合物种类及生成量逐渐增多。
|
|
|
|
1 |
黄道树;番茄及其制品中番茄红素的直接测定[J];食品与发酵工业;1980年04期 |
2 |
张连富;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物──番茄红素[J];中国食品添加剂;1999年04期 |
3 |
王强,吕飞杰,赵文恩,乔旭光,韩雅珊;番茄红素的分离提取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
4 |
杨鸣娟,张坤生;番茄品种、成熟度和热处理对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年03期 |
5 |
侯纯明,刘德志,谢颖,李文泽;番茄红素提取及优化研究[J];辽宁化工;2004年08期 |
6 |
姜雨,赵广华,胡小松,闫师杰;乙醇处理对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J];食品科技;2004年08期 |
7 |
;健康生活有“红帆”[J];医药保健杂志;2006年08期 |
8 |
;“红帆”添活力 人生更美好[J];医药保健杂志;2006年14期 |
9 |
;“红帆”添活力 人生更美好[J];医药保健杂志;2006年20期 |
10 |
赵大洲;;番茄红素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07年02期 |
|
|
|
|
|
1 |
戴秋萍;;番茄红素的生物学作用[A];第五届食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及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生物活性物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2 |
刘晓军;蔡东联;曲丹;何芳;陆琪红;王晋;;番茄红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
3 |
戴秋萍;;番茄红素的生物学作用[A];第五届食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及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生物活性物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4 |
陈壁锋;黄俊明;黄建康;;番茄红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精子DNA损伤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学术会议、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
5 |
潘洪志;;番茄红素的生物学功能[A];全国公共卫生与食物营养高层论坛暨中国营养学会与保健食品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6 |
王爱红;张立实;;番茄红素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A];第二届中国西部营养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
7 |
田艳燕;段相林;常彦忠;;番茄红素脂质体对大鼠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
8 |
樊三虎;陈平;金毓芳;;番茄红素保健作用综述[A];四川省营养学会2003年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
9 |
何楠;赵胜杰;刘文革;阎志红;万学闪;;施用钾肥对西瓜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A];纪念全国西瓜甜瓜科研与生产协作50周年暨第12次全国西瓜甜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10 |
薛颖;武兴德;陈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茄及其制品中的番茄红素[A];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C];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