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地佐辛与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戚宝和  李丽莎  余建和  
【摘要】:目的比较地佐辛与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尤其是门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吗啡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地佐辛10mg或吗啡10mg,皮下注射,q 6h,持续7d。观察镇痛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P0.01),均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组(P0.01)。结论地佐辛临床疗效与吗啡相近,但不良反应较轻,值得门诊用药推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群新;田国刚;;吗啡、芬太尼用于骨科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6年09期
2 张萍;郑曼;张媛;徐鑫;李勇;汪小海;陈正香;;鞘内注射吗啡用于脊柱矫形术后镇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年12期
3 蔡菊英;傅舒昆;钱渊;潘涛;;不同部位硬膜外注射吗啡对胸腔术后镇痛效果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4 杨小霂;张石;;地塞米松预防妇科术后吗啡镇痛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5 塔希帕拉提·阿扎克;;吗啡与芬太尼术后镇痛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10期
6 韦国温;黄伟;赵建立;;吗啡在硬膜外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中的应用体会[J];华夏医学;2006年02期
7 耿桂启;徐达;张励才;;吗啡复合布比卡因用于腰麻对术后镇痛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10期
8 谢阳;赵建华;方志源;;地塞米松联合恩丹西酮对术后硬膜外吗啡持续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9 朱木棕;林荣彬;;丁丙诺啡、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观察[J];现代医院;2008年02期
10 张骐;崔雯;方明星;;蛛网膜下腔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泌乳素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芹;王信喆;李莉莉;;癌症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靳冬丽;;癌症患者心理分析[A];河南省科普、五官、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3 金荣文;王健霞;;食疗在癌症患者放疗、化疗中的应用[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4 初玲;孙杨;杨爱仙;;30例癌症患者放疗及康复期心理跟踪护理体会[A];第七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黄铁花;;地佐辛镇痛作用与安全性研究[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6 陈健民;肖丽明;胡彩仙;;586例癌症患者血瘀证和血液流变性[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刘景全;崔以泰;;患者中心疗法对癌症患者抑郁状态的疗效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徐葵;刘一成;;吗啡皮下预先镇痛在42例PCSA中的应用观察[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9 邹建军;许青;曹传武;骆益宙;李荣;王杰军;;影响癌症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因素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王鹏宇;杨仁;;单纯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观察[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琳;Toll样受体在吗啡诱导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D];山东大学;2009年
2 范学良;吗啡对GRK2、GRK5和JNK3基因在大鼠脑内表达调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2年
3 崔静;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生存质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李建红;吗啡调节大鼠催产素合成与释放的机制及GIRK在吗啡效应中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师恩祎;吗啡预处理的晚期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徐楠杰;吗啡对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7 闫彩珍;吗啡对大鼠脑组织内神经甾体的调节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8 沈锦春;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的多模式镇痛效应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9 张国华;海洛因、吗啡、度冷丁药物滥用神经生物学变化的实验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10 陈华;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治疗大鼠神经源性疼痛[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丽隽;吗啡对体外培养子宫内膜μ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2 熊加祥;吗啡对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Ca~(2+)]i和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3 徐美林;奥丹西隆对小鼠吗啡精神依赖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4 王晨;吗啡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5 于桂杰;骶管内伍用新斯的明对吗啡在小儿术后镇痛作用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6 邵云;毁损伏隔核对吗啡给药大鼠地点偏爱与脑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7 乔淼;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超前镇痛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镇痛[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8 刘坤;布托啡诺和吗啡用于胆囊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车昊;纳洛酮皮下注射预防蛛网膜下腔吗啡所致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强;吗啡、山莨菪碱及硫酸镁对Oddi括约肌压力变化的影响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勇;癌症患者应无痛生活[N];天津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王海蕴;让癌症患者无痛生存[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3 陈日新;让癌症患者不再痛[N];大众卫生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赵绍华;止痛的吗啡不用口服[N];健康时报;2004年
5 刘燕玲;为癌症患者解惑[N];健康报;2005年
6 记者 张孟军;癌症患者2010年将可免于死亡[N];科技日报;2005年
7 记者 叶紫;“温暖中国行动”免费救助癌症患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唐丽丽;癌症患者家属——一个同样需要关心的群体[N];大众卫生报;2009年
9 宋洋;不良心理:癌症患者的杀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10 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何裕民;第二治疗:癌症患者一生的需要(下)[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