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韩氏支架封堵支气管残端瘘的治疗与护理

石瑾  韩新巍  李永东  吴刚  
【摘要】:目的:探讨韩氏支架封堵支气管残端瘘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自2003年4月~2005年1月,对10例(7男,3女,年龄37~73岁,平均54.5岁)支气管残端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螺旋CT和支气管镜证实5例位于左支气管,5例位于右支气管。选择韩氏封堵支架在透视下行支气管残端瘘内支架封堵治疗。结果:本组中9例成功地置入了支气管残端瘘封堵内支架,成功率90.0%(9/10),未发生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即刻造影复查9例瘘口完全封堵。1例由于术中发现支架不合适,在等待二次置入支架过程中突发心律失常并心衰而死亡。术后随访30天,7例患者瘘口闭合,临床症状减轻,脓腔缩小,引流量减少,身体逐渐恢复,3例在引流15~28天后治愈而拔除引流管。随访3~15个月,9例完全治愈,1例在支架置入4个月后由于全身化疗引发剧烈呕吐而导致支架上移而使瘘口复发,遂接受外科胸膜修补术,1例部分治愈,1例结核患者无明显改变。结论:韩氏封堵支架封堵支气管残端瘘具有简单、安全、创伤小、花费低、可重复性、疼痛小、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全肺切除或肺叶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残端瘘的患者,特别适用于那些外科顽固性的和难治性的支气管残端瘘患者,更适用于全身体质差、外科手术风险大和不能耐受全麻者,因而避免了侵袭性外科治疗。内支架置入是瘘口愈合的基础,精心细致的护理是瘘口愈合、脓腔消失的保证,医生和护士默契配合是瘘口痊愈的关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勇,周靖夷,谭元亮,朱淑玑;全肺切除术后几种并发症的认识与处理[J];医学临床研究;1985年05期
2 冯缵冲,黄玉莲,庄留琪,姚中本,孙菊芳,杨邦元;手术性宫腔镜[J];生殖与避孕;1985年02期
3 Leese T;裘华德;;经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后的疗效、失败、早期併发症及其治疗:在一个医疗中心连续治疗394例结果[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5年06期
4 赵伟鹏;;肾输尿管“S”形内支架的制作与应用[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1986年04期
5 劳玉玲;蔡丽好;谢国均;李建提;余捷强;杨任富;;应用显微外科行输卵管吻合术的探讨[J];江西医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6 齐伊耕;胰和脾的缝合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7年03期
7 张琼英;;显微手术吻合输卵管24例体会[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87年01期
8 沈润来;;胰头切除术后重建的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7年06期
9 袁坚;吴开俊;;输尿管支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87年05期
10 陈昭;;腹部手术中血管意外损伤的处理[J];腹部外科;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仁杰;陈辉;朱旭;张大忠;;腔静脉恶性梗阻的内支架姑息治疗[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宫成宇;杨仁杰;;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在恶性胆道梗阻姑息治疗中的应用——附15例病案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会议日程表[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符伟国;王玉琦;;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姜卫剑;;经皮经腔技术在动脉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翟仁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金征宇;;血管腔内成型术与内支架植入术[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杨仁杰;陈辉;茅爱武;程英生;朱旭;;内支架在消化管狭窄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张永春;;胆道金属内支架放置术中值得注意的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张福君;吴沛宏;范卫君;;内支架联合局部定向溶栓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文涛;抗凝涂层覆膜内支架防治PTA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史振宇;全国产化人工血管内支架系统的研制及其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银合;记忆合金网二期成形人工气管置换术实验和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家一;磁化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冠状静脉窦血NO、ET-1、MDA、SOD及OxLDL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卢再鸣;恶性梗阻性黄疸综合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3 范春雨;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4 伍民生;普罗布考、复方丹参滴丸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5 柴义青;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6 吴刚;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D];郑州大学;2004年
7 冯国富;变形技术在管腔支架覆膜仿真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曾广源;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D];江西医学院;2005年
9 郭庆华;血红素加氧酶-1和热休克蛋白70在大鼠肾移植中的表达[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文扬;我国医用钛镍记忆合金产业化应用敢与国际同行比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2 匡远深;我国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取得新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徐波;“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落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北京健宫医院 赵凤瑞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 张银合 刘德若 余建军 河南省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  刘世民;记忆合金网二期成形人工气管置换术[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年
5 原永香;关注特困家庭 服务弱势群体[N];大众科技报;2004年
6 钱海红 宋晓宁;腔内治腹主动脉瘤有效[N];健康报;2004年
7 高思敏 时仲省;曲径通幽 巧治顽症[N];健康报;2004年
8 胡晓震 葛素红;沈阳六大医院自诊行风[N];经济参考报;2004年
9 陶春祥;内支架在消化道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张澍田 于中麟;消化内镜新进展[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