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汉族人群362种HLA单倍型的家系调查及重组单倍型分析
【摘要】:本研究旨在发现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DRB1新单倍型,调查HLA单倍型分布特征。采用179个家庭及子女HLA-A、B、DR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通过家系和HLA遗传模型特征分离分析791条HLA单倍型。结果发现4条新的HLA重组单倍型,重组位点位于HLA-DRB1基因座位,其中3条重组单倍型来自父源染色单体,1条来自母源染色单体,其比例为3∶1。HLA-DRB1与A或B基因位点重组率为0.92%(4/433)。通过家系调查HLA分离分析得到362种HLA-A-B-DRB1单倍型,其中A33-B58-DR17、A2-B46-DR9、A30-B13-DR7、A11-B13-DR15、A11-B75-DR12和A2-B46-DR14单倍型检出频率最高,与应用非血缘供者人群的HLA基因分布调查资料的结果一致,但A1-B63-DR12、A29-B46-DR15、A1-B61-DR10、A34-B35-DR9、A29-B54-DR4、A23-B13-DR16、A34-B62-DR15等单倍型是非血缘供者人群HLA基因分布调查资料为未被报道过的罕见单倍型。结论:通过家系HLA单倍型调查能清楚地确定HLA-A-B-DRB1单倍型型别。本研究结果将为人类HLA研究、器官移植及HLA疾病相关性分析等提供重要依据。
|
|
|
|
1 |
杨春晴,张廷秀,王玉荣,宿军,葛宝良,张庆武,蔡绪良,张志欣;潍坊地区HLA-A、B多态性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年04期 |
2 |
王实,夏书月,肖毅,王鲁宁,徐晓阳,杨春;中国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性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年04期 |
3 |
肖家全;李成涛;康敏华;方燕红;沈瑾;谭建明;;人类白细胞抗原-A基因芯片分型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年08期 |
4 |
刘同华,蒋业贵;人类白细胞抗原与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J];肝脏;2004年03期 |
5 |
朱孝堃;;我国人类白细胞抗原研究的现状[J];肿瘤防治研究;1982年03期 |
6 |
McCusker CT;Singal DP;郭永芳;李书武;;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1990[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1年06期 |
7 |
张工梁;嵇月华;郑素琴;高耀明;;发现一例检出 HLA—A11.1的抗体[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2年05期 |
8 |
周国平;郭怡清;嵇月华;张工梁;;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免疫遗传学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4年06期 |
9 |
章星琪;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因素——HLA相关性研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5年05期 |
10 |
胡朝晖;人类白细胞抗原与结节病易感性及其不同临床表现的关系[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6年24期 |
11 |
董时军;;NIAID研究人员发现一些HIV感染者没有进展为AIDS的原因[J];传染病信息;2000年02期 |
12 |
李甦,孟彦,周振安,刘孝宏,朱彬,刘子栋,沈文津;HLA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同种异体肾移植中的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2期 |
13 |
孙翠华;孟凡杰;王玉芳;王健;;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年04期 |
14 |
赵磊;张伯伟;马茹;杜娟;;河南、甘肃及新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基因频率[J];中国输血杂志;2007年01期 |
15 |
潘荪;李军;王春生;;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与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7年02期 |
16 |
廖琼;张言;张征;李晓;陶英;贺琪;王小卫;吴凌云;浦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HLA-DR15基因的表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9期 |
17 |
李敛;刘宏;余荣杰;赵洪雯;干磊;吴雄飞;;影响肾移植人类白细胞抗原血清学分型准确性的因素探讨[J];重庆医学;2008年08期 |
18 |
柯娟;邓怀慈;;消化道恶性肿瘤人类白细胞抗原Ⅰ、Ⅱ类基因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8年05期 |
19 |
钮泽雅;王艺芳;杜广有;张伯伟;;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A*2636的确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8期 |
20 |
彭惠芬;谢凯;;HLA-G分子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年1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