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PCR联合RT-PCR技术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变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探究STR PCR联合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RT PCR定性检测技术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对接受allo HSCT的 2 4例CML患者进行微小残留病变(MRD)的动态检测 ,对供体细胞嵌合率 (DC)采用复合扩增荧光标记STR 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方法进行定量检测 ,对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采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 :移植后长期处于完全供体细胞嵌合状态(FDC)即DC≥ 95 %的患者bcr/abl均转为阴性 ,MRD消失 ;稳定混合嵌合状态 (MC)即 90 %≤DC 95 % ,并且bcr/abl阴性的患者 ,也可达到分子水平的缓解并长期生存 ;但是bcr/abl的阳性结果并不总是与复发相关 ,只有当DC进行性下降 (DC 90 % ) ,而同时bcr/abl阳性时 ,才有复发或植入失败的可能 ,对该类患者应尽早实施临床干预性治疗。本研究中有 5例患者出现DC下降和MRD阳性 ,其中 3例为分子水平复发 ,1例为细胞遗传学水平复发 ,1例为植入失败。结论 :STR PCR在敏感范围内 ,其结果与RT PCR的结果符合率高 ,两种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检测MRD高度敏感的手段 ,可检出allo HSCT后发生分子生物学或细胞遗传学复发的高危患者。
|
|
|
|
1 |
达万明,DouayL,GorinNC;急性B淋巴白血病祖细胞体外集落培养的探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0年04期 |
2 |
达万明;急性淋巴白血病骨髓细胞体外无血清液体培养的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1年01期 |
3 |
刘超;Ph阴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进一步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4年01期 |
4 |
邓星明;基因分析在急性白血病分型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994年02期 |
5 |
靳卫东,宋增璇,柳柏林,宋丹英,李彬,李克军,蔡英林,赵西林;bcr/abl基因b3-a2型接合区cDNA的分离和序列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994年03期 |
6 |
康桂荣;骨髓外(淋巴结)ber/abl基因重排在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危象期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5年01期 |
7 |
季延红,邵文斌,刘陕西,李旭;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行分子学诊断和监测[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995年04期 |
8 |
刘陕西,邵文斌,季延红;反义技术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应用的意义[J];医学综述;1995年02期 |
9 |
F.Cervantes,C.Rozman,张东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良性造血祖细胞:现状和展望[J];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1995年04期 |
10 |
潘理明,徐华梅,孙自敏,吴竞生,申学英;两次PCR方法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检测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