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释意理论解读交替传译中的运行机制

盖秋艳  
【摘要】:本文对交替传译的特点做了综合回顾,以颇具影响力的释意理论来分析交替传译中的翻译机制和记忆机制。以此为译员提供系统理论的指导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载梁;同声传译初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2 张戴梁;巴黎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两教授应邀到北外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01期
3 吴嘉水;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北外联合国译员训练部十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02期
4 王军;中英交替传译的内部机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5 许钧;当代法国翻译理论研究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6 袁筱一;论释意理论的忠实概念[J];外语研究;1997年03期
7 黄忠廉,筱杨;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国际翻译学术研讨会述评[J];中国科技翻译;1998年01期
8 穆丹,雷润宁;试论口译笔记训练中的理解和记忆[J];外语教学;1998年03期
9 许钧;翻译释意理论辨——与塞莱斯科维奇教授谈翻译[J];中国翻译;1998年01期
10 李长栓;英汉同声传译的技巧[J];中国翻译;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尚小奇;;从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对比研究浅析口译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书林;;电视口译探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胡竞;;交替传译笔记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曹汀;;CS1之争:谁与争锋?——浅谈交替传译是否易于同声传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朱冰;;从释意理论看《酒国》中的比喻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曹娴;;释意理论视角下《高老头》的两个译本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媛;口译过程中的听力障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严荔;同声传译理论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杨梅;交替传译的原则:意义的阐释[D];重庆大学;2003年
4 李承;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在质量评估标准上的差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5 熊玮;交替传译的认知研究及其对口译训练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峻峰;论交替传译及其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孟祥春;英汉会议同传中信息分布、整合与预测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望治国;《交传中的认知负荷超载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熊庭;中美民事诉讼中的法庭口译问题[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郭英娜;英汉口译笔记所用语言效果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佳欣;英语翻译资格考试考什么?[N];市场报;2002年
2 教育部考试中心社考处;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联手推出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张明浩 李哲;外语翻译证书VS翻译专业资格证书[N];中国审计报;2003年
4 缪迅 褚宁;同声传译人才有“摇篮”[N];解放日报;2003年
5 ;培养同声传译拔尖人才 上外成立高级翻译学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提供;准备好,参加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陆静斐;口译界不容“南郭先生”[N];文汇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于建坤;你想当个专业翻译吗?[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薛亚芳;专业翻译人才全线告急[N];人才市场报;2005年
10 于建坤;外语翻译证书考试主打能力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