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国南方石笋中古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

徐丽娜  邵晓华  
【摘要】:中国南部石笋记录了重要的气候变化信息。石笋的古环境重建常用的代用性指标有碳氧稳定同位素、生长率、灰度等10余种[1~3],多指标的环境解译体系,增加了古环境重建的可靠性。本文分别叙述了石笋的生长速度,沉积速率,纹层灰度,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等古气候代用指标。尽管每一种代用指标都有各自指代的气候意义,但单一的代用指标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因此提倡使用多个代用指标相互对比,提高精确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南方碳酸盐岩地层——“基地”抑或“鸡肋”?[J];海相油气地质;1997年01期
2 覃军;张介辉;徐克定;杨斌;;中国大陆南方煤层气勘探前景评价[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1期
3 王国全;韦绥概;程正新;;中国南方大嘴瘿螨亚科二新种(蜱螨亚纲,瘿螨总科,羽爪瘿螨科)(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07年02期
4 王书林;;中国南方碳酸盐岩区含油气远景评价学术报告会在昆明召开[J];石油学报;1981年03期
5 石鼓;南方白垩系会议在浙江召开[J];古生物学报;1986年02期
6 周瑶琪;柴之芳;毛雪瑛;马淑兰;马建国;孔屏;何锦文;;混合成因模式——中国南方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启示[J];地质论评;1991年01期
7 张维;张孝林;;中国南方二叠纪钙质海绵的基本特征、分布与古生态[J];地质科学;1992年01期
8 夏文杰,伊海生,杜森官;中国南方震旦纪火山岩特征及喷发构造背景[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9 蔡勋育;韦宝东;赵培荣;胡素红;;南方海相烃源岩研究新进展[J];南方油气;2004年04期
10 刘源骏;对中国南方某些“红土型”金矿取名的质疑[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5年03期
11 吴伟鸿;王宏;谭惠忠;张镇洪;;香港深涌黄地峒遗址试掘简报[J];人类学学报;2006年01期
12 Tony Waltham;朱学稳;;2005年中国天坑考察报告[J];中国岩溶;2006年S1期
13 姚凤梅;张佳华;孙白妮;许吟隆;林而达;门艳忠;;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稻区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和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年05期
14 钟宁;李顺兴;曾清如;廖柏寒;张利田;;过碳酰胺施用对中国南方六种土壤pH及活性铝短期变化的影响[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5 Kurt Novak;吴慧雯;;关于防涝,中国要学的还有很多……[J];生命与灾害;2010年06期
16 毛建仁;陶奎元;邢光福;赵宇;杨祝良;;中国南方新生代地幔柱活动的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17 刘鸿允;沙慶安;;中国南方震旦系及其地层柱位置问题[J];科学通报;1963年04期
18 王书林;;中国南方白垩系及其含油气远景学术讨论会在浙江召开[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年01期
19 周瑶琪;柴之芳;毛雪瑛;马淑兰;马建国;;中国南方二叠-三叠系界线及其附近粘土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9年02期
20 罗璋;;《中国南方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J];海相油气地质;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科云;张桂才;;论中国南方红、黄壤地区饲草开发的潜力与途径[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陈金华;徐克定;徐柔远;;中国南方三叠纪和侏罗纪的生物地理区系问题[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刘宝珺;周名魁;王汝植;;中国南方早古生代古地理轮廓及构造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0)[C];1990年
4 熊绍华;李光萍;王笃达;;中国南方自然灾害及防治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熊康宁;肖时珍;陈品冬;;中国南方喀斯特及锥状喀斯特遗产价值的全球对比分析[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余荣春;郑卓;;中国南方主要木本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与表土孢粉关系[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家林;陈焕疆;陈冰;陈军;;中国南方14省(区、市)区域重磁资料的综合解释[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8 李明;余学清;聂静;陈文芳;;中国南方汉族人群IgA肾病与HLA-DPB1基因多态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咏利;;开阳乡村旅游发展初探[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建民;李光友;陆钊华;项东云;曾炳山;张宁南;;南方桉树人工林雨雪冰冻灾害调查分析[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曙雯;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灾变分析与预警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2 刘启明;贵州凉风洞石笋的古气候记录与古生态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3 罗贞礼;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4 周小进;中国南方二叠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D];中南大学;2009年
5 孟祥周;中国南方典型食用鱼类中持久性卤代烃的浓度分布及人体暴露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6 雷国良;额济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湖相沉积记录与环境演变[D];兰州大学;2009年
7 杨美临;博斯腾湖多代用指标(侧重硅藻)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模式[D];兰州大学;2008年
8 张鹏飞;中扬子地区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赵传湖;全新世东亚地区气候时空演变及古气候定量重建[D];南京大学;2009年
10 刘宁;中国南方主要地方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及进化特征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双武;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改革重组后的市场竞争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张西峰;中国南方铜鼓的类型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3 吴军民;中国南方汉人群MTHFR C677T和CBS T833C基因突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D];暨南大学;2001年
4 宗利丽;中国南方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与HLA-Ⅱ类基因相关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5 郑茂坤;我国南方晚期智人遗址的铀系年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莫国棠;中国南方航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谢月;罗布泊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环境信息提取与利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新中;洞穴滴水化学过程及其动力学与上覆土壤驱动问题[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郭忠仁;我国南方中国李种质资源收集和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黄小龙;南方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及其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祥;中国南方南美白对虾病害 最新调查[N];中国海洋报;2002年
2 记者 陈韩晖 通讯员 蓝旺;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新突破[N];南方日报;2005年
3 王松;“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申遗之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向永东 张齐;“中国南方喀斯特”距世界自然产权仅一步之遥[N];贵州日报;2006年
5 许定华;申报“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N];毕节日报;2008年
6 刘娟;会泽成为中国南方“土豆”粮仓[N];云南科技报;2009年
7 傅玉良 肖高林;“中国南方喀斯特”项目进入国际竞争平台[N];贵州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齐;荔波——“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N];贵州日报;2007年
9 记者 刘桂丹;资源互融 线路互连 城乡互动 客源互流[N];桂林日报;2006年
10 高李鹏王耘;铁道部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N];人民铁道;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