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博士生课程学习与科研活动关系密切度及其对科研能力的影响——基于对48所研究生院博士生的调查

包志梅  
【摘要】:对48所研究生院8064名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情况下,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关系密切度对博士生学术兴趣、研究伦理、学科知识、方法技能、科学思维与学习能力、研究实施与呈现能力等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其中,课程学习与课题的密切度对博士生科研能力12项指标影响最大,与论文选题的密切度对博士生学术研究兴趣具有较大影响,而与论文发表的密切度对博士生学术理想和学术规范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不显著。据此认为,可通过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的差异化融合,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应实现课程学习与论文选题和完成课题的有机结合,以激发博士生学术兴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李海生;;我国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42所研究生院的问卷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05期
2 包志梅;;跨学科博士生科研能力培养状况研究——基于48所研究生院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03期
3 杜海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出培养博士生计划[J];生物技术通报;1999年06期
4 蒋德明;研究生院应重点抓好博士生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1年02期
5 李雪;袁本涛;;美国实行博士生淘汰制的经验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10期
6 李海生;;博士生“申请–考核”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基于对54所研究生院高校的问卷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年12期
7 常淑贞;;论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变化及启示[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年01期
8 李艳丽;王俊;胡涛;孟林;;构建以科研为导向的博士生选拔和激励机制——基于博士生科研绩效测度和影响因素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年08期
9 程凤农;;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制约因素与提升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08期
10 卢晓东;博士生学费与博士学制变革[J];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11 吴启迪;在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11期
12 刘玉安,邹振惠;如何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瑞典经验的启迪[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年02期
13 骆新娥,朱亲云,陈秋生;加强博士生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03期
14 程永元,刘郎,邱成悌;“立足国内培养博士生”的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年02期
15 秦惠民;“立足国内培养博士生”提法的性质和内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年06期
16 钟爱民;启迪智慧,推进创新——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侧记[J];中国研究生;2003年06期
17 邝宏达;李林英;;理工科博士生入学前后学术职业志趣变化特征及教育对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年06期
18 卿石松;;博士生就业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01期
19 李明磊;周文辉;黄雨恒;;博士生对培养过程满意吗?——基于数据监测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培养博士生要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教育改革与管理”,院士论坛[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2 张其香;;博士生跨学科研究的求解——兼论跨学科研究的问题与障碍[A];2014首届“跨学科研究” 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程秋;袁重胜;方传龙;;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博士生质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2007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何嘉松;;博士生一对一因材施教的传承与实践[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P:高分子教育[C];2013年
6 陈小梅;;理工科博士生课程中的前沿启发式教学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7 ;2016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培养的硕博士生[A];2017年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C];2018年
8 金武刚;;博士生人文精神群体性缺失与学术制度修正——基于博士学位论文“致谢”的内容分析[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婧;博士生心理资本对科研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蔺玉;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金凌志;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丽娟;高校辅导员博士生的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2 赵欣;上海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学术训练状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秀丽;博士生学术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朱晓博;上海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学术职业定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于久霞;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生质量保障体系耦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李海娜;中美博士生资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白延军;高校博士生教育管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鹏;保障我国农科博士生质量的投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9 周群;我国高校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
10 王晓磊;博士生超期毕业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1 仝召燕;文科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2 余柳;农科博士生创新能力构成与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13 陈文燕;我国博士生招考方式变革的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14 李欣;香港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5 廖萍;哈佛大学博士生导师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16 闫银燕;美国大学博士生课程考核实施与保障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17 周林颖;博士生导师评估及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D];中南大学;2007年
18 张立迁;基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9 肖霞;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生导师队伍管理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20 韩勤;基于国家竞争力的我国博士生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李莹 实习记者 李少凤 通讯员 张志刚 江南海;清大博士生实践服务团来梅调研[N];梅州日报;2011年
2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11名博士生被清退,惋惜之余更当反思[N];深圳特区报;2020年
3 王晖;郑大获准承办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N];河南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毛浓曦 通讯员 任乐;博士生未发表论文也可获学位[N];工人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张国;博士生“裸奔”引发的去行政化思考[N];中国青年报;2010年
6 记者 李佳 通讯员 宋时磊;明年武大更多博士生可自投师门[N];长江日报;2012年
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邱兆祥;经济学博士生创新能力从何而来[N];光明日报;2009年
8 陈方;博士生为何沦为“博士工”[N];光明日报;2010年
9 吴娟;培养世界一流博士生成焦点话题[N];文汇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韩琨;“善待博士”的博士生组织[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1 本报记者 陈彬;博士生“挑梁”生态文明讲师团[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2 本报见习记者 韩琨;全国政协委员钟章队:关注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N];中国科学报;2013年
13 本报记者 陈彬;在职博士生是与非[N];中国科学报;2012年
14 翟巍巍;献给即将毕业的博士生[N];中国科学报;2012年
15 记者 储舒婷;华东师大取消博士生科研发表“硬指标”[N];文汇报;2020年
16 喻海良;如何培养一流博士生[N];中国科学报;2020年
17 本报记者 韩天琪;博士生延期毕业原因何在[N];中国科学报;2017年
18 本报记者 韩天琪;博士生压力大为哪般[N];中国科学报;2017年
19 陈曦 通讯员 刘晓艳;上了2个小时的网 这位博士生完成了毕业答辩[N];科技日报;2020年
20 本报记者 温才妃;博士生分流,“可望不可即”?[N];中国科学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