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通道干涉相位无模糊估计快速动目标速度
【摘要】:为了解决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系统中快速运动目标径向速度过大导致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通道两视干涉相位无模糊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在距离频率构造两视数据,再将两视数据进行干涉处理。利用两视干涉相位与方位慢时间的关系无模糊估计径向速度,该方法具有不受相位缠绕影响的优点。分析了所提算法在杂波背景和多目标情况下的应用,并研究了所提算法应用条件和最大不模糊速度。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基于包络的单通道方法对比分析,所提算法具有估计精度高和运算复杂度低的优点。
|
|
|
|
1 |
张晓玲,赵志钦,黄顺吉;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的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年09期 |
2 |
裴怀宁,马德宝,郑芳;由干涉相位的分布特性确定失配引起的DEM误差范围[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3 |
杨垒;王彤;保铮;;地面运动目标不模糊径向速度估计的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
4 |
陈强;刘国祥;李永树;;粗/精轨道数据对卫星InSAR DEM精度影响的对比分析[J];遥感学报;2006年04期 |
5 |
曾斌;张晓玲;师君;黄顺吉;;分布式SAR系统PRF误差对ATI测速的影响[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4期 |
6 |
毛志杰;廖桂生;;基于联合像素模型的InSAR干涉相位稳健性估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1期 |
7 |
徐华平;康昌辉;周荫清;;直接地理编码与星载干涉SAR测高不确定度的等效性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1期 |
8 |
段克清,向家彬,汪枫;InSAR相位条纹图的加权圆周期中值滤波算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9 |
马得保,邓依群;InSAR干涉图的相位关系分析[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10 |
张晓玲,曾斌,黄顺吉;分布式卫星的环绕对InSAR测高精度的影响[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01期 |
11 |
孙娜,周荫清,李景文;基于ATI技术和象素匹配的星载SAR/GMTI实现方法[J];宇航学报;2004年05期 |
12 |
龙江平;;PS-InSAR技术及其在地表沉降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年19期 |
13 |
汪丙南;张帆;向茂生;;基线抖动对干涉SAR相位的影响[J];遥感学报;2010年06期 |
14 |
唐晓青;向茂生;吴一戎;;一种改进的基于干涉相位的基线估计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12期 |
15 |
李丽亚;刘宏伟;纠博;吴顺君;;斜视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
16 |
向征;王桢霖;刘兴钊;;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多层次数据仿真[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0年03期 |
17 |
裴怀宁;马德宝;郑芳;;基于平地干涉相位周期的基线估计方法[J];现代雷达;2005年11期 |
18 |
李海;廖桂生;;InSAR自适应图像配准的干涉相位估计方法[J];电子学报;2007年03期 |
19 |
薛跃明;郭华东;王长林;;InSAR处理中滤波方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年03期 |
20 |
李丽亚;刘宏伟;纠博;吴顺君;;基于多特显点的干涉ISAR横向定标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