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博奕论和社会复杂系统研究

郑应平  
【摘要】: <正> 系统学研究各种系统的动态演化及其设计和控制的一般规律,它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其中人们注意的首先是那些非平凡的大型复杂系统。由于对它们不可能通过精细求解来进行研究,问题又集中于如何由组成它们的小系统的行为及其间相互作用的特征而推出大系统的行为。这种兼有还原论和总体论的观点正是系统学方法认识世界的主要特征。这种方法提供了由低级、简单的运动形态导出高级、复杂的运动形态的一种途径。系统学研究的范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季华;博奕论奇才——纳什[J];知识就是力量;2002年11期
2 踪家峰;博奕论简介[J];城市;2001年02期
3 萧国亮;博奕论的经济研究[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7年03期
4 卫玲;博奕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陈赫;趣味运筹学[J];系统工程;1984年02期
6 武维善,郑洪兴;复杂系统模型的辨识及自学习[J];系统工程;1989年03期
7 李天民;模型一致性准则及其在复杂系统模型结构辨别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1992年04期
8 熊小芸;;系统论与复杂系统的控制——访控制论专家郑应平研究员[J];世界科学;1992年10期
9 杜晓宁;席裕庚;李少远;;复杂系统的预测控制研究[J];电气自动化;2000年05期
10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6年影响因子为0.767[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7年03期
11 马旭;杨晨;张雨英;;基于现象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2 向馗;蒋静坪;;复杂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J];机床与液压;2008年01期
13 任德齐;郭兵;;复杂系统中的仿人智能控制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4 乔娜;;混沌理论的价值和误解[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5 吴今培;;复杂性科学与现代管理[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6 市川惇信 ,蔡林海;系统科学[J];世界科学;1981年10期
17 杨一平,庞真;知识封装及知识型复杂系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年10期
18 刘峰;基于博奕论的技术引进宏观机制研究[J];铁道学报;1996年S2期
19 徐志磊;以科学为基础的复杂系统工程研制[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0期
20 宋学锋;复杂性、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J];中国科学基金;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军;袁阳;杨建军;李红卫;;一类多智能体学习算法的研究及应用[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刘鹏;;复杂系统临界电压的实用计算法[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于殿祥;李曙东;刘巍;代连弟;;智能交通评价复杂性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克勤;楼宛华;;浅说集对分析在复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郑祖国;杨力行;张欣莉;;复杂系统建模研究现状与展望[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刘曾荣;陈骏;;复杂系统中复杂行为起源的一种探讨[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吴立新;朱旺喜;张瑞新;;数字矿山与中国矿山未来发展[A];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与数字矿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杜尚丰;;复杂系统智能控制方法初探[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9 陆源;;一个混合复杂系统的协同仿真[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曾建潮;崔志华;;群体行为仿真与群体智能算法[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卫民;传播与国运[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文庆;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张智焕;复杂系统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吴红梅;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在煤矿事故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李文博;企业知识网络复杂系统的结构与演化:产业集群情境下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6 李宏亮;基于Agent的复杂系统分布仿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7 王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志飞;基于比较原理的大系统的稳定性与镇定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吕瑞华;复杂经济系统混沌预测方法与多层局势决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于冬;面向数字城市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复杂系统理论框架下对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及其运行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邢恩德;奈曼旗荒漠化发生复杂系统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年
3 姜胜;虚拟社区自组织演进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4 彭本红;基于复杂系统方法论的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5 林德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复杂系统脆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刘美玲;BA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应用及扩展[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王镇岭;复杂系统、科学引文网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8 霍翠花;生态工业系统结构演化的理论分析与模拟[D];天津大学;2007年
9 康爱红;复杂系统的智能建模与控制方法[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10 柏仲干;复杂系统Bayes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软件的研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惠平;经济博奕论[N];国际金融报;2000年
2 记者 王薇;菲律宾:“能源巡逻”瞄准“家庭用电决策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李建;中国地区招聘意向居亚洲之首[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4 穆土;“突现”问题研究的新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薛善蒙;“秀”出最佳的收展员[N];中国保险报;2005年
6 记者 周芳 通讯员 王芯;华中科大专家研究“蝴蝶效应”[N];湖北日报;2000年
7 金吾伦(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挑战西方思维方式[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马成明;工商企业家、经理、决策人如何参加展览会[N];中国信息报;2000年
9 陈一壮;“复杂性方法国际研讨会”综述[N];学习时报;2005年
10 朱清时;用现代科学观看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