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肝素持续滴入法在血液透析高危出血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有高危出血倾向的尿毒症患者应用微量肝素持续滴入法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将40例有高危至极高危出血倾向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分别应用无肝素法和微量肝素持续滴入法进行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后体外循环凝血情况,并对观察组透析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AT)、血小板计数(BPC)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高于微量肝素持续滴入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前、后的a PTT、TT、AT、BPC这四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加重患者出血症征。结论微量肝素持续滴入法对有高危出血的血液透析患者未增加出血的倾向,且体外循环堵塞少,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
|
|
|
1 |
刘凤仙;血液透析治疗蜂蜜中毒2例[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0年03期 |
2 |
张丽;血液透析中几种抗凝方法的比较及应用体会[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0年03期 |
3 |
余青春,闫俊霞,赵俊华,李慧芳;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0年03期 |
4 |
王捷;血液透析患者的透前指导[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1年04期 |
5 |
李新梅,王秀娟,石小玲;帮助冬季血液透析患者改制衣袖的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3年02期 |
6 |
郭海纹
,李海娜
,崔莉;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05年04期 |
7 |
肖成华;血液透析并发L菌感染1例[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
8 |
赵芬宣,侯淑芬,张春雪,晋素景,赵素平;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19期 |
9 |
田世川;杨海蓉;;血液透析抢救急性重症酒精中毒11例疗效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05年12期 |
10 |
丁惠芳;胡棣;黄海珍;金琴英;;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6年04期 |
11 |
何静;张俐;袁发焕;;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7年05期 |
12 |
左力;王梅;;北京市血液透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J];中国血液净化;2007年09期 |
13 |
胡斌;姜小玉;;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高渗性昏迷6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03期 |
14 |
李娟;;论血液透析的护理操作规范化[J];中国医疗前沿;2008年08期 |
15 |
李卫红;;外出血液透析卡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年17期 |
16 |
吴欣梅;;浅谈血液透析后的饮食[J];医疗装备;2009年02期 |
17 |
王健;罗文萍;冯艳杰;;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9年04期 |
18 |
张媛媛;乔爱民;蔡亚萍;姚文秀;;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0年02期 |
19 |
孔祥茹;陈翠杰;宫培艳;侯卫红;;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外医疗;2010年05期 |
20 |
赵敏;王蓉;;血液透析风险的护理管理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