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启

何萍  
【摘要】:从起源学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从新文化运动中转出来的。这一转出,以十月革命胜利与五四运动为契机,在思想层面上经过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从高扬"科学"与"民主"到传播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观。在这个环节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把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观念的传播与中国道路的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起点。第二个环节是从传播马克思的学说到研究唯物史观。在这个环节上,李大钊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为基础,阐发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建构了研究中国革命问题的方法论。第三个环节是从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到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观念。在这个环节上,李大钊、陈独秀在世界经济、政治变动的平台上,联系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探讨中国革命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观念。新文化运动正是在这三个环节上凝练出中国道路的内在精神,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建构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开展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李维武;;新文化运动中的唯物史观派[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04期
2 傅鉴明;李大钊文字学研究的唯物史观——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00周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3 李坚;论近代中国进化史观向唯物史观的演进[J];北方论丛;1994年02期
4 罗连祥;;从唯物史观视角看不同历史时期礼仪文化的社会功能[J];才智;2014年20期
5 丁鼎;唯物史观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冯天瑜;;对封建名实之辨的估量[J];江汉论坛;2009年11期
7 潘顺利;;再论中国中古社会形态就是封建社会——与黄敏兰女士学术对话[J];网络财富;2009年13期
8 刘丹忱;;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的理论与史实根据[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9 ;要用唯物史观看待人类的进步[J];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04期
10 潘顺利;;中国中古社会形态就是封建社会——与黄敏兰女士商榷[J];学术界;2007年05期
11 崔改梅;;试析中国封建时代社会发展由先进变落后的原因[J];沧桑;2007年06期
12 何萍;;新文化运动与中国道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而作[J];天津社会科学;2019年05期
13 叶茂;;“封建”新辨——关于近年来中国秦汉以后是否属于“封建社会”争论的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4 莫金山;古典世界奴隶制经济与先秦社会经济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15 韩东育;中国史研究亟待走出误区[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5期
16 熊踞峰;;李大钊历史认识论的三个维度——基于对新文化运动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年03期
17 杨华;;唯物史观与中国古礼研究——20世纪礼学研究方法论之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04期
18 路则权;;唯物史观与美国华裔学者的中国史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9 迟维东;试析社会下层的动向对历史演进的影响[J];社会;2001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衍华;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的成就与特征[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