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卢梭美学视点中的沈从文(下)

俞兆平  
【摘要】:如何看待与评价沈从文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想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长期以来,由于沈从文本人一句"我没有读过卢梭的书"而堵塞了将他与西方浪漫主义美学相互沟通的阐释路径。但事实上,众多史料与文献都证明沈从文曾受到卢梭思想的影响。而一旦打通与卢梭的联系,那么沈从文作品的思想与文学意义就大大超出过去所谓"乡土文学"的价值,而具有了反思现代性的浪漫主义特质。他的作品充分地表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神性的景仰,对于自然人性的赞美,展现自然人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以及自然人性与异化的城市人格的冲突。沈从文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把自然人性鲜活健康的血液注入这日渐衰朽的民族肌体,重铸我们的民族性,使人格坚毅而刚烈,人性完美而纯正。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俞兆平;;卢梭美学视点中的沈从文(下)[J];学术月刊;2011年02期
2 陆克寒;西方浪漫主义的中国文化处境——从梁实秋与郁达夫的“卢梭之争”说起[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三三四四[J];读书;1994年01期
4 陈远;;夏尔梅特的卢梭纪念馆 访欧散记之四[J];家庭影院技术;2010年01期
5 刘然;;亨利·卢梭和碗糕仔[J];人民文学;2001年10期
6 林非;;在卢梭铜像面前的思索[J];海燕;2006年04期
7 盛竞凌,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代文学[J];山东文学;2005年06期
8 穆夫;;谁敢像卢梭那样忏悔?[J];杂文选刊(上半月版);2006年01期
9 王爱军;;卢梭的选择[J];思维与智慧;2007年04期
10 赵家宝;;重阳寄思(外一首)[J];青春;2008年12期
11 佚名;;别老拎着死老鼠[J];意林文汇;2010年03期
12 翟洪专;;别老拎着死老鼠[J];阅读与鉴赏(文摘版);2010年07期
13 翟洪专;;别老拎着死老鼠[J];思维与智慧;2010年22期
14 崔世泉;回忆,那位有偶像的老师[J];中国教师;2004年05期
15 张力文;;灵魂的忏悔——读卢梭《忏悔录》[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07年01期
16 周国平;活出个性[J];领导文萃;1997年12期
17 卢岚;;这要怪卢梭[J];作家;2000年11期
18 吴名;;卢梭如是说[J];科学大观园;2007年21期
19 童煒钢;《学衡》与白璧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20 席慕容;;天真纯朴的心[J];意林;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维·托德·罗伊;晨雨;;从浪漫主义到马列主义1918—1924[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2 黄曼君;;论郭沫若前期浪漫主义艺术表现的特征[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3 胡润森;;沫若史剧评价释疑[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4 秋吉久纪夫;刘秀媛;;郭沫若的浪漫主义性格[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孙玉石;;美的获得与失落的综合体——关于《女神》审美价值的再认识[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6 沈奇;;不可或缺的浪漫与梦想——关于新诗与浪漫主义的几点思考[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立群;;1980年代新诗的革新与浪漫主义[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段从学;;浪漫主义的“根源”——几个补充片段[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俞兆平;;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西渡;;重围中的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与新诗关系的一种观察[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宏伟;走向革命的浪漫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管雪莲;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D];厦门大学;2007年
4 林朝霞;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D];厦门大学;2007年
5 宫下正兴;以日本大正时代为背景的郭沫若文学论考[D];山东大学;2006年
6 宫富;民族想象与国家叙事[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杨姿;二十世纪中国乡土的浪漫书写[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东玲;文学体制化与作家创作转型[D];复旦大学;2004年
9 朱智秀;《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选集·导言》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刘亚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永生;在忏悔与告白的背后[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雷泽兵;感伤的行旅[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廖鸿灵;论郁达夫的“卢梭情结”[D];浙江大学;2008年
4 孙碧飞;从浪漫到古典[D];厦门大学;2006年
5 庄鸿文;沈从文与卢梭—一种美学观念上的沟通[D];厦门大学;2006年
6 龚凤丹;行吟在生命的梦幻世界[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小红;接受与改造[D];西北大学;2008年
8 刘振强;论实用理性对五四浪漫主义文学的消解[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肖国敏;文化视阈下的徐志摩再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晶晶;论迟子建小说的创作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斌(评论家);深化浪漫主义研究的图谱[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房日晰;略论杜诗的浪漫主义特质[N];光明日报;2002年
3 蒋巍;亲近大地的阳光与激情[N];文艺报;2006年
4 书评人 金蔚;那一代人的宿命和情结[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陈冲;一部浪漫主义的“成长”小说[N];人民日报;2009年
6 吴秉杰;浪漫主义:过去的回声[N];文艺报;2007年
7 樊容;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N];人民日报;2010年
8 杨春时 厦门大学中文系;以现代性视角重新界定文学思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激情变奏[N];文艺报;2011年
10 肖复兴 作家;生活诗意的沦丧[N];人民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