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打开隐私悖论背后的认知黑箱

申琦  邱艺  
【摘要】:信息隐私决策体现了个人对其信息隐私的自决权。近年来,各国立法多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尊重与保护用户的信息隐私决策,实现其对于个人信息的自决与控制。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人们明明担心隐私安全,却不断披露个人信息的"隐私悖论"困境。信息隐私决策的有限理性研究通过对于个人做出信息隐私决策时认知心理过程的挖掘,为解开隐私悖论之谜提供一种解释路径:受信息不完整和不对称、启发式认知和认知偏误等内外因素的干扰,人们通常无法做出理性的信息隐私决策。对此,本研究提出,应当考虑从政府主导的企业"助推"、有差别的隐私保护制度的推出、知情同意的落实和构建尊重个人信息隐私决策的社会规范等四个方面入手解决隐私悖论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罗映宇;韦志颖;孙锐;;隐私悖论研究述评及未来展望[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0年05期
2 柴文越;;关于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关注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年08期
3 孙浩;;大数据广泛应用背景下引发的伦理问题浅析[J];教育传媒研究;2017年06期
4 吴晓春;江丹;;隐私在新闻传播中的特点、价值和方式[J];新闻界;2007年02期
5 胡丽霞;;隐私倾诉类节目透视[J];东南传播;2007年10期
6 米舒;“隐私文化”走向何处?[J];编辑学刊;1998年06期
7 邵成圆;;重新想象隐私:信息社会隐私的主体及目的[J];国际新闻界;2019年12期
8 张玥;朱庆华;;国外信息隐私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13期
9 徐浩然;;明星、媒体和大众的“隐私”博弈[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年06期
10 张霁雯;;社交媒体用户隐私关注、自我表露和隐私管理行为的实证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1年04期
11 陆高峰;;隐私作为“甜点”的背后[J];青年记者;2009年06期
12 徐迅;以自律换取自由——英国媒介自律与隐私法[J];国际新闻界;1999年05期
13 姜火文;熊广;;社交网络中隐私关注的保护性行为效应研究概述[J];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16期
14 游笑春;;大众媒体中隐私传播的成因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18期
15 张永航;从隐私报道看四种矛盾的冲突与把握[J];新闻大学;2003年03期
16 祁建;名人隐私与媒体报道"火并"到何时[J];华人时刊;2004年12期
17 祁建;名人隐私与媒体报道的"火并"[J];神州;2004年12期
18 徐敬宏;赵珈艺;程雪梅;雷杰淇;;七家网站隐私声明的文本分析与比较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7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向淑君;敞开与遮蔽[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杨;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隐私关注与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20年
2 何日辉;大数据时代隐私侵权风险的感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0年
3 李秉权;社交媒体语境下隐私侵权、边界划定及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4 李凤;微信隐私政策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20年
5 黄静茹;社交媒体平台中的隐私关注、披露和保护[D];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
6 刘瑞琳;手机传播中隐私侵扰的伦理审视[D];东北大学;2010年
7 李辛扬;论互联网环境下隐私侵权的判定标准问题[D];南京大学;2020年
8 陈瑶;从“隐私管理”角度理解青年人群“微信沉默,微博活跃”的动因机制[D];浙江大学;2020年
9 张译允;社交媒体中的隐私悖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
10 张月;自媒体人际传播中隐私意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11 王丹;短视频用户的隐私认知与保护意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
12 马佑良;SNS虚拟社区信息传播中的隐私暴露现象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13 赵妞;新媒体时代隐私消费的动因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4 苏扬;娱乐新闻中的明星隐私曝光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5 胡海粟;从隐私看大数据环境下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关系之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16 俞立根;手机媒介隐私模糊地带的信息保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
17 狄文峯;精准传播背景下对互联网消费者隐私关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8 侯瑾;ICT环境下个体隐私感知与保护行为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19 吕受毅;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与衡平[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0 贺子宸;分享与保护[D];郑州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张思玮;当隐私遇到微博[N];中国科学报;2013年
2 徐浩然 江苏广电总台高级编辑;明星、媒体和大众的“隐私”博弈[N];广州日报;2006年
3 王钟的;直播时代须重新界定公民隐私边界[N];科技日报;2017年
4 王新环;传媒应担起尊重隐私之责[N];检察日报;2005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陈力丹;隐私可以随意戳破吗?[N];检察日报;2011年
6 万阕歌;消费明星隐私之风不可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7 吴迪;“分答”:分享知识还是窥探隐私[N];工人日报;2016年
8 记者 苑苏文;保护隐私媒体有责[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9 记者 陈菲 崔清新;谁来保护我的隐私[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10 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 吕云成;我的隐私可以碰?[N];北京日报;2009年
11 主讲人 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与出版传播研究所所长 于德山 本报记者 颜云霞 整理;新媒体时代,拿什么保卫我们的隐私[N];新华日报;2014年
12 本报记者 郑焱 贾梦雨 王佩杰;隐私秀,帮人疗伤还是为己博利[N];新华日报;2010年
13 薛克勤;保护隐私要落到实处[N];中华新闻报;2005年
14 孙小美;不看隐私看“姿势”[N];中国邮政报;2005年
15 本报见习记者 贾阳;媒体曝光公众人物隐私底线在哪里[N];检察日报;2014年
16 本报记者 范昕 实习生 包慧烨;明星须以牺牲隐私作代价?[N];文汇报;2011年
17 孙振刘丹;情感倾诉类节目:是否在侵犯隐私?[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8 王世昌;情感讲述莫泛滥[N];中华新闻报;2003年
19 光明网记者 赵刚;保护隐私从自己做起[N];光明日报;2013年
20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余玉花;从广电总局禁播涉性节目谈起[N];文汇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