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满贵,张满在;糜子的小孢子发生与花粉发育[J];华北农学报;1990年04期 |
2 |
刘建勇;旱地糜子田化学除草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00年05期 |
3 |
郜吉祥;宁南半干旱区糜子幼穗分化规律的初步观察[J];宁夏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84年01期 |
4 |
;府谷千亩糜子单产创全国纪录[J];陕西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
5 |
王礼;;种好糜子[J];现代农业;1978年05期 |
6 |
魏仰浩;糜子品种主要性状广义遗传力的初步研究[J];遗传;1979年05期 |
7 |
邢国,王天华,水建兵;旱地糜子不同覆膜方式栽培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1999年06期 |
8 |
王盼忠,麻德富;高寒地区瘠薄地糜子增产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1999年08期 |
9 |
姚小英,邓振镛,蒲金涌,姚晓红,马兴祥,朱国庆,郭江勇;甘肃省糜子生态气候研究及适生种植区划[J];干旱气象;2004年02期 |
10 |
杨文华;;绿色糜子的生产方法[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6年09期 |
11 |
刘啟成;糜子吸浆虫及其为害[J];新疆农业科学;1965年07期 |
12 |
潘传禄,甘兰凤,朱建義;昌吉地区复播糜子调查[J];新疆农业科学;1966年06期 |
13 |
马清兰
,吴茂江;糜子黄酒的制取[J];现代农业;2001年11期 |
14 |
佘辉,张金玉,金大林;长纤维高粮糜子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年05期 |
15 |
;142号糜子的育成与推广[J];陕西农业科学;1958年03期 |
16 |
冯伯利,曾盛名,蒋纪芸,张保军,柴岩,马永安;品种、播期与肥力对糜子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1996年05期 |
17 |
杨春成,陈拓;地膜春小麦复种糜子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1999年03期 |
18 |
刘福在,张满贵;糜子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J];作物学报;1989年04期 |
19 |
;高产优质糜子新品种——陇糜7号[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年09期 |
20 |
李维艳,郑国福,崔秀梅;无公害糜子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