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物性时变的稠油底水油藏定向井水锥变化
【摘要】:针对现有稠油底水油藏定向井水锥变化公式未考虑由于长期大液量冲刷引起的储层物性变化,导致水驱波及体积偏大,剩余油认识偏悲观等问题,为了更准确地描述高含水阶段定向井水锥变化规律,以及井间剩余油分布规律,综合考虑了长期大液量冲刷下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等值渗流阻力对水锥体内外储层渗透率进行等效表征,推导了考虑物性时变性的稠油底水油藏数值变化关系式。实例分析发现,储层物性时变性对水锥的影响十分显著,相同水锥宽度下,较不考虑物性时变的水锥公式所计算的水锥高度降低了46.3%,与实钻过路井测井解释结果对比,相对误差仅为5.3%。矿场先导试验证实了考虑物性时变性的底水油藏定向井水锥变化公式的可靠性,为准确描述长期大液量冲刷下稠油底水油藏高含水阶段水锥变化及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持。
|
|
|
|
1 |
王涛;;物性解释在泌阳凹陷毕店多物源沉积交汇区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7年04期 |
2 |
张浪;李刚;;低渗储层物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石化技术;2017年04期 |
3 |
严钰童;李建明;;南八仙油田第三系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
4 |
孟繁磊;周祥;郭锦标;焦国凤;;异构烷烃的有效碳数与物性关联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年12期 |
5 |
赵冲;屈红军;胡芸冰;王斌;郭鹏戈;;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成岩相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J];地下水;2017年02期 |
6 |
;稠油物性[J];新疆石油科技;2000年01期 |
7 |
张娟;王建民;张新春;;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4+5、长6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06期 |
8 |
尹太举,王寿平,陈昊,李中超;基于神经网络的分段物性解释技术[J];断块油气田;2005年03期 |
9 |
曹晓荣,谭心舜;石油物性的计算[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
10 |
邱增胜;;富-黄探区长_6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J];化工管理;2015年12期 |
11 |
宋守德;;碎屑岩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3期 |
12 |
宋舜尧;;油田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探讨[J];中国石油石化;2016年S1期 |
13 |
李雯;;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的分析[J];石化技术;2015年10期 |
14 |
刘毛利;冯志鹏;蔡永良;粟鹏;朱征兵;;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四川地质学报;2014年01期 |
15 |
李虎;;原油评价中物性衡算允许偏差的确定[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2年09期 |
16 |
戴国威;;应用多元回归法确定储层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9期 |
17 |
韩战江,付洁,史小平;储层物性解释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3年02期 |
18 |
尹伟,林双运,赵郁文,宋元林,刘策;马东东地区深部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年02期 |
19 |
钟大康,陈景山,林维澄;新开地区油气储层物性影响因素评价[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