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水平井井筒模拟研究
【摘要】:新疆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发育一类特殊的薄层底水型油藏,其特点是油层厚度薄,构造幅度低,底水能量大,利用水平井开采,表现出无水采油期短、含水率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大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水平井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摩擦压力损失的水平井井筒模型,明确了摩擦压力损失对水平井的压力分布以及水平段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水平井底水锥进的水脊特征,判断了水平井出水位置,提出了封堵出水井段并结合油藏工程方法确定了水平井合理产液量,从而达到抑制底水快速锥进,减小压力损失,降低含水率上升速度的目的。
|
|
|
|
1 |
闫存章;尚尔杰;郑兴范;田昌炳;闻玉贵;杨生榛;王延杰;周明;;有效集成 高效开发——关于陆梁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的调查报告(下)[J];中国石油石化;2006年09期 |
2 |
陈浩;张仕强;钟水清;黄桢;叶登胜;;薄层、底水油藏水锥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年04期 |
3 |
何书梅;李静;杨波;刘璐;;底水油藏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与评价[J];油气井测试;2010年02期 |
4 |
吴月先;新疆陆梁油田百万吨级原油处理站正式破土动工[J];新疆石油地质;2001年06期 |
5 |
廖健德,康素芳,李明河,刘翠敏,宋元林,张明;陆梁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4期 |
6 |
廖健德,向宝力,王莉,王海静,刘翠敏,康素芳;应用中性含氮化合物探讨陆梁油田油气运移[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7 |
唐伏平;唐海;蒋炳金;石国新;杨生臻;韩力;;陆梁薄层底水油藏产水规律[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6期 |
8 |
;准噶尔盆地又现百万吨油田[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05期 |
9 |
赵胜,骆伟,黄强;陆梁油田原油处理工艺的优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03期 |
10 |
李传亮;底水油藏油井最佳打开程度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1994年01期 |
11 |
张兴国,田世澄,陈丛林,何会强,孙义梅;底水油藏开发中夹层的作用研究[J];地球学报;2002年05期 |
12 |
曹建坤,杨生柱,张宏强,何江,谢珍;底水油藏堵水技术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5期 |
13 |
付晓文,陈世加,吴刚,康素芳;原油指纹技术在陆梁油田产能监测中的应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14 |
周玉辉;胡书勇;董海静;胡晓云;;Y1型水驱特征曲线在底水油藏中的应用条件[J];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02期 |
15 |
郭仲军;刘亚峰;;克拉玛依油田发现的故事之八 中国新世纪的第一个亿吨级油田——陆梁油田[J];中华儿女;2010年16期 |
16 |
徐君;李洪成;;水平井在红南油田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1997年03期 |
17 |
陈明,沈燕来,杨寨;底水油藏水平井合理位置的确定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18 |
李海涛,张烈辉,杨生臻,石国新,徐多悟,冯国庆;陆梁油田J_2x_4底水油藏数值模拟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9 |
许宁;巨厚块状砂砾岩底水油藏合理注采井网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4年06期 |
20 |
林勇刚;陈恭洋;李陶;汪平;;低幅度构造油藏滚动勘探开发及储层横向预测——以陆梁油田陆9~陆22井区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