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热流体活动与油气成藏

薄冬梅  姜林  唐艳军  鲁雪松  于翠玲  
【摘要】:通过对地球和岩石圈结构以及大地热流的产生和传导等的分析,探讨了热流体持续活动的条件;从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自生矿物的演化、孢子颜色、磷灰石裂变径迹等方面分析了热流体活动的主要示踪标志;从有机质演化、储层物性和油气运移等方面分析了热流体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认为热流体活动可以促进有机质的热演化,增加油气运移的效率,并为油气运移提供动力和通道,对深部储层的物性具有改善的作用,但对浅部储层的物性具有负面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传,陈红汉,李蕙生,陆永潮,张启明,张国华,朱河清;莺-琼盆地YA13-1气田热流体活动与有机/无机成岩响应[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2 李明诚;地壳中的热流体活动与油气运移[J];地学前缘;1995年04期
3 叶加仁,杨香华,孙永传,周士科,武文来;歧南断阶带温度压力场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7年03期
4 倪师军,曹志敏,张成江,唐建武,滕彦国;成矿流体活动信息的三个示踪标志研究[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8年02期
5 解习农,李思田,董伟良,张敏强,杨计海;热流体活动示踪标志及其地质意义——以莺歌海盆地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曾溅辉;东营凹陷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张为民,李继亮,钟嘉猷,付永涛,陈绍海,姜亮,王建平,李明远;气烟囱的形成机理及其与油气的关系探讨[J];地质科学;2000年04期
8 董伟良,黄保家;莺歌海盆地流体压裂与热流体活动及天然气的幕式运移[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年04期
9 张敏强;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带天然气运聚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孙玉梅,郭迺嬿,欧光习;莺-琼盆地1号断裂带含烃热流体活动初探[J];岩石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官志冠;;郯庐断裂及胶辽断块区现代地热流体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车用太;鱼金子;刘五洲;王广才;易立新;;地下流体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的新认识及其意义[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夏学惠;刘昌涛;李钟模;;黄铁矿叠层石的热水沉积与微生物成矿作用[A];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代表团学术论文集[C];2000年
4 汪洋;;云南楚雄盆地早第三纪热流体活动研究[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5 于晓果;孙玉梅;;莺歌海盆地含烃及超临界CO_2流体及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孟元林;肖丽华;殷秀兰;李臣;秦建忠;冯文彦;;渤海湾盆地文安斜坡高温热流体活动与油气藏形成[A];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2年
7 解习农;秦成岗;胡祥云;;沉积盆地异常高压体系与流体突破[A];地壳深部压力状态与地质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高玉巧;刘立;;含油气盆地中热流体活动的流体包裹体证据[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欧光习;张建锋;李林强;;东胜砂岩型铀矿床热流体与油气作用的证据:流体包裹体和碳、硫同位素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殷秀兰;李思田;杨计海;马寅生;孟元林;;莺歌海盆地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及其应力作用[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新涛;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储层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